|
|
“基层法庭建设的一个品牌”
——记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法院阴阳赵法庭 作者:陈戈 发布时间:2012-05-22 16:12:50
2009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法院阴阳赵法庭,秉承“公正、廉洁、为民”的庭训,坚持以人为本,巡回办案,便民解忧的办案宗旨,把司法为民的诚心、忠于职守的爱心、化解纠纷的耐心、实事求是的公心,落实到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多项指标均走在全市法庭的前列,当事人对阴阳赵法庭的评议非常满意。2009年11月26日河南省高院张立勇院长亲临阴阳赵法庭调研,看望基层干警,对该庭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12月10日,该省高院常务副院长郝东亚视察法庭,高度赞赏法庭工作,对该庭司法为民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阴阳赵法庭是基层法庭建设的一个标准,一个品牌”。 展示形象的窗口 在漯河市源汇区沙河畔威严矗立着一座两层楼结构的审判法庭——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阴阳赵法庭,该法庭坐落于阴阳赵乡吴庄村,占地面积2800余平方,承担着阴阳赵乡、干河陈乡及部分市区的民商事审判任务,年均受理审结案件380余件,2008年按照最高院要求建成标准化人民法庭,2009年6月正式揭牌。走进法庭,庄严的国徽,飘扬的国旗,黄色的楼体,绿色的植物,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和谐、整洁、生机的氛围,拾阶而上,台阶的左侧设成残疾人通道,方便群众诉讼。进入法庭内部,窗明桌亮,干净有序,一楼设有立案庭、审判法庭、调解法庭、社会法庭;二楼是干警的办公室、宿舍、厨房,为提高办案的科技含量,在每个干警的办公室都配有一台电脑,装备网络、打印机,方便干警及时、高效的为民司法。09年10月,全市基层法庭建设现场会在该法庭召开,阴阳赵法庭被市中级法院确定为“样板法庭”向全市推广。 人才培养的摇篮 源汇区法院响应上级法院、区委的号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阴阳赵法庭配备成年轻化、知识化的“党员法庭”。全庭五人,全部为中共党员,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两人正在攻读研究生),平均年龄33岁。这样的合议庭在阴阳赵法庭成立伊始,显示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短时间内摸索出“法官在线”,创新了法庭工作的模式,总结探索出的“四段、三阶”调解新经验,使案件调解率再上新高,落实司法为民、党员承诺、假日法庭、社会法庭、巡回法庭,最大程度的方便诉讼。截止2009年10月底,法庭一审审结各类案件240余件,标的800多万元,赢得了辖区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便民利民的纽带 09年10月27日上午,一当事人手拿锦旗来到源汇区法院,亲手将写有“人民法官为人民、互联网站聚真情”的锦旗交到蒲红伦庭长的手中,感谢他虽未谋面但已成为挚友的好法官,这是阴阳赵法庭尝试网上调解以来成功调处的第56起民事案件。在互联网上开展调解工作源于2009年6月份发生的一起普通民事案件,考虑到被告白天上班不易请假,难以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法官及时的将自己的QQ号码告诉被告,通过网上交流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立案不到10天,被告就主动偿还了借款,双方通过互联网握手言和,这种“短、平、快”的工作方式易于沟通,非常适合当今网络时代要求,这一便民利民措施被迅速推广开来,目前,加入好友的网友涉及开封、新乡、洛阳等20余地市48人,在线接收当事人法律咨询100多人次,《河南日报、《今日安报》、《河南法制报》等多家媒体对这种便民、利民的作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共创和谐的阵地 在办案过程中,阴阳赵法庭认真落实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提高巡回审判率。 “社会法庭”这种提法已经不新鲜了,阴阳赵法庭,把社会法庭办到各村、乡、街道办的作法,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在庭长为办公室的桌上有一本已经几乎翻烂的社会法庭成员名单,依托各村、乡、街道办的人大委员、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把“社会法庭”的庭审现场办到各个基层组织,让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把社会小矛盾尽可能的消化到了基层。吴老汉是法庭所在大吴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因为二儿子怀疑他把家里的财产偷偷给了老大,打了吴老汉,吴老汉气的找到蒲红伦庭长给他作主,蒲庭长马上接通了大吴庄村的村长电话,组织村里的调解员通知吴老汉的大儿子、二儿子在村委会展开调解,经过多方的做工作,沟通思想,二儿子痛哭流涕,后悔不已,最后误会消除,一家人又其乐融融。“社会法庭”的作法就是要加强沟通,连动机制,每个案件在法庭都有登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有法庭”,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2009年,该庭调撤结案217件,调解率达到82%,被党委、政府、辖区群众亲切的称为平息矛盾的“消防队”,维护稳定的“排头兵”。 普法宣传的前沿 阴阳赵人民法庭处理的案件中主要涉及离婚、道路交通赔偿、合同纠纷等一审简易案件。他们牢牢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理念,在立案时对当事人作好权利义务告知、诉讼风险提示,在审理中帮助当事人树立“用证据来说话,用法律保护自己”正确的诉讼观念,在审理后作好调处和判后答疑工作,让当事人赢得法理得当,输得心服口服。为推进“五五普法”进程,他们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大力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一年来,阴阳赵法庭累计开展巡回审判132次,开展普法宣传20余场次,深受群众好评。 曾几何时,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着不足,他们一直在改进着工作,他们在漯河市法院法官形象的窗口探索着、追求着,他们站在基层共建和谐的最前沿,他们是人民群众最信赖的人,他们是“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最忠实的践行者。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