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首页> 首页人物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而立之年的“办案状元”
——记郑州市金水区法院柳林法庭审判员郑文文
作者:曹永   发布时间:2012-06-08 13:54:27


郑州市金水区法院柳林法庭审判员郑文文。
    郑文文,男,1981年出生,华东政法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法院柳林法庭审判员。2007年,他审结民商事案件164件,2008年177件,2009年273件,2010年332件,2011年561件,2012年截至6月6日收案296件,以上共收结案1803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承办案件无一信访事件发生,他是当之无愧的“办案状元”。2011年,他先后被授予金水法院“办案标兵”、“信访先进个人”称号,在河南省第二届调解之星评选活动中,荣获“金牌调解之星”称号,2012年1月荣立三等功。

    一年审理五百六十多起案件,在他的同事眼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默默无闻地挑起了这个重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同事和朋友们向他表示祝贺时,大家也发现一个惊人的变化,他今年刚满30岁,一年之间头发花白。是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年之间耗尽十年的精力,能不一夜白头吗?

    在这一年中,他的办公桌上那本已经翻烂的密密麻麻记满工作日程的台历记事本,是他的工作写照。他的案件当事人在看到他忙碌一整天亲切地让他歇歇时,他说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是当事人对他工作的理解。他白天安排开庭,调解,合议案件,接待当事人,只有晚上抽出时间起草文书,每个晚上最后一个走出办公室的是他的身影。在一天晚上他起草判决书到深夜,写累了在办公大楼周围走走,被保安误会当做“神经病”拦住问话,还将他这一不可理喻的举动向领导反映。这件事在同事之间传为佳话。

    他的勤奋努力在金水区法院是出了名的,他切实为当事人着想而无私奉献的事迹大家更是如数家珍。

    2011年,他审理一批共41起农民工案件,从立案到开庭,再到判决仅仅用了七天时间。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他连续四个晚上和拖欠民工工资的老板谈判,想促成和解。在调解未果,征求被告同意的情况下,他立即定于12月25日开庭审理该集团案件,省高院张立勇院长及旁听人大代表对该集团案件庭审过程及社会效果表示充分肯定。他于庭审结束的当晚通宵达旦起草判决,在第二天早上将四十一份判决送达到每一个农民工的手中时,四十一个农民工满含热泪将一面锦旗送到他手中,锦旗题为:送给通宵工作的郑法官。

    2011年他承办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原告宋培安、李保爱因儿子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状告用人单位、肇事司机、车辆挂靠单位一起民事赔偿案件。该案件自2008年起,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及发回重审,经金水区法院、中原区法院、郑州中院、省高院审理,该案件人数众多,涉及交通事故侵权、工伤赔偿、交通强制保险、挂靠等法律关系。死者父母妻儿因长时间未取得赔偿金,情绪激动,对法院的工作存在误会,在他的办公室死者父母撒泼打滚,侮辱谩骂,而且多次向上级法院及其他监督部门请求督办。但他不温不火,有理有节,不仅理清各种法律关系,加班加点起草判决,而且和每一方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尤其针对原告的情绪进行安抚,多次和死者父母进行沟通,终于赢得原告的尊重和理解。在向原告送达判决时,原告紧握着他的手,并且称对以前的行为表示歉意特意书写一副对联,他当场展开对联,念出声来:“学法治国安民,懂德育人卫道”,横批“法援爱民”。周围的同事及其他当事人对这一幕一直津津乐道。

    当一名品格高尚、公平正直的法官,一直是他的人生追求。他认为,法官也是人,不可能没有私欲,但高尚和卑微的区别就在于高尚的人能为整体利益抑制私念,作出正确的选择。他在工作中细致谦和,无论案大案小,当事人身份高低,案件标的额多少,他都认真细致,小心谨慎地去办,对待当事人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虽案件压力大,但他不急不燥;他虽“80后”,但善于调整心态,稳重得体。他诚恳待友,有很多从事法律职业的律师朋友,一起坐而论道,讨论法律实务中疑点难题。他开门待客,只为清风徐来。

    他的朋友说,法官有三种:一可敬不可近,二不可敬但可近,三可敬可近,可敬是因人品,是职业操守,可近是因性格谦和,平易近人,他年轻但注重法律修养,从事基层法律工作但没有庸俗作风,为人诚恳谦逊从不做作虚情假意,难能可贵,是一个可敬可近的法官。听到朋友这样的评价,他笑着说,没有一个职业能像法官这样备受关注、备受期待、又备受挑剔,所以我们法官必须以诚恳谦虚对待善良明理的当事人,以警惕慎重对待有不良企图的当事人;没有一个职业能像法官这样要经受公正和良心的双重考验,所以我们法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没有一个职业能像法官这样可以把正义作为终生的信仰、终身的事业来追求,所以我们法官必须困而求知,勤勉而行,谦和慎重,心悬明镜,争取做一个可敬可近的法官。

    在生活上,他说,在他的心中有一个他对不起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未婚妻。他和未婚妻之间的婚礼原定在2009年,但推迟再推迟,在2010年5月份和未婚妻拍摄婚纱照时,他答应立即结婚,但2010年和2011年艰巨的工作任务又使婚礼推迟了。

    他说,他对父母也满怀深深的愧疚。2012年4月父亲因脑梗塞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30多天,他竟然没有时间去陪护,每天晚上10点加班后到医院时,医院的护士怕打搅病人竟不让他进病房。祸不单行,现在他的母亲突发神经性耳鸣,彻夜难眠。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母亲和他商量,把输液的药品和中药一次性买回家中,他早上6点起床帮母亲煎药,上午让母亲在家楼下小诊所打点滴。

    他平凡的事迹感动着他周围的人。2011年11月,河南商报以《一场推迟又推迟的婚礼》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在群众中获得广泛好评。2011年12月河南法制报以《80后办案状元》为题,对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做了报道,大家对他的感人事迹津津乐道。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