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作者:王立强   发布时间:2012-06-29 10:14:34


    一本《平凡的世界》,因为现实的纠缠,读读停停,磕磕绊绊,总算是翻完了最后一页。真的很感谢路遥老师创造了一本伟大的书籍,但是如何伟大一时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在读到的过程中有时感到惋惜,有时感到欢欣鼓舞,而更多的时候还是一种感动。说起来,接触这本书的契机很偶然,在读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后,不少网友表示那本书《人间失格》太脆弱,没有《活着》和《平凡的世界》那么坚毅。读完了余华老师的《活着》,感触颇深,而《平凡的世界》所表现出的又是另外一种人生感悟。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几点,最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在实行土地责任制后田福堂拖着病弱的身体在自家地里干活,偶遇孙玉厚,而孙帮助田完成耕作的一幕。在我看来,短短几句话描绘出中国农民的骨子里的价值观。按理说,田福堂一家家底厚实,润生润叶都在外闯荡,自家的地即使不去操劳日子应该也过的有滋有味,但是作为一个农民,无论如何也不舍得放弃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自己年事已高,即使自己重病缠身,正如路遥老师所说的,土地就是农民的一切,是农民的人生哲学和人生价值的体现。田、孙两家素有芥蒂,而孙玉厚对于田福堂的帮助感动了田福堂,也感动了我,农民厚道善良,精神生活的匮乏并没有抹去自身最闪亮的品质,这种帮助也许是对一个老人的体谅,也许是对旧时一起帮工的伙伴的同情,也许只是对土地的尊重。而孙玉厚在帮忙时表现出的木讷与近似卑微的尊重,更是让我对这个老人肃然起敬,有时候,帮助别人并不难,难的是忘记自己是施与帮助的人,甩开那些令人厌烦的高高在上。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当年被孙少平送上汽车的小翠,关于他的命运,相信很多人会惋惜,很多人会唾骂,很多人会无奈。当一个人处于人生的转折点,而周围的每件事情都在折磨着他的时候,他会不会获得一种“惰落”的痕迹呢。小翠是值得同情的,《人间失格》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难道不抵抗也是一种罪过么”,小翠是弱者,面对着全世界的冰冷,也许她尝试过抵抗,但是她越是抵抗周围的冰冷就会越逼近她,而当她真正放弃了抵抗,世界忽然就缓和了起来,她将拥有一个暂时稳定的工作,一份她满意的工钱,虽然会附加上无休无尽的耻辱与欺负。我不是在宣扬堕落,我只是想说请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那样一个情况下,一个少女外出揽工,正如孙少平所说的,他早就听说一些工头找年轻的姑娘……区区一个小翠,她能如何抵抗,命运扭转起来容易,性该改变难啊!对于最后沦为暗娼的小翠,我们应该同情,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从抵抗堕落,到接受堕落,最终习惯堕落,命运就变得永远灰暗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田晓霞的死耿耿于怀,但是我认为这正是路遥老师高明的地方。如果说晓霞没死,我相信最终孙少平和田晓霞是走不到一块的,先不要骂我浅薄和市侩,他们俩爱情的最大阻力不是双方父母,不是田晓霞,而是孙少平。孙少平作为路遥笔下理想下的人物,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幸福放在首位,事实上,随着时光的逝去,在矿山上的生活会让他在思想上和田晓霞相差甚远,而孙少平坚持不会调回黄原,宁愿看到这种差距的扩大,而最终痛苦地提出分手。这是平凡的世界,不会充斥太多的浪漫主义,孙少平比他哥哥少安多跨出了一步,但是之后的路谁也无法保证。晓霞的不幸让一种悲剧转化成另一种悲剧,但是一个在世俗中湮灭,一个在理想主义中永存,我们也许会淡忘分手后的田晓霞,但是在洪水中罹难的田晓霞,我们永远记得。

    很多人在讨论孙少平最后的选择,我也在思考——我更相信会有除了晓霞、金秀、惠英之外的可能。如果说《活着》是一瓶好酒,随着富贵的结局而倒完最后一杯,那么《平凡的世界》是一条河,它无休无止地流淌着,平静地流淌着。这种属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平凡的世界,每时每刻在上演,我们会联想到孙少安哭喊着接受秀莲的逝去,联想到金波在草原上绝望、大声唱着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会联想到孙少平对于金秀的痛苦与歉疚,会联想到虎子最终走入社会,走入真正属于他的平凡的世界。《人间失格》让人学会审视,《活者》让人学会忍耐,《平凡的世界》让人学会抵抗,而这种个人对现实社会的抵抗,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