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刑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网售假购车指标 一男子诈骗近10万今日受审
发布时间:2012-07-24 13:47:54


图为:嫌犯受审
     光明网讯 (通讯员 雪洁)   谎称自己能拿到购车指标,然后以每块1.2元的将假的假指标售出。7月24日上午,被控涉嫌诈骗罪的陈发展在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受审。

  上午10点30分,陈发展被押上法庭,今年40多岁的陈某是河南人,在公益西桥附近开了一个修理厂,专门收购事故车,经过修理后在花乡二手车市场卖出。“我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北京市出台摇号购车前,我收购了很多事故车,新政出现后,没有指标车子过不了户,于是我就与原车主签订合同,车辆虽然出售,但是车牌子还保留在原车主名下,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背车”陈发展说。

    据检方指控,检察机关起诉称,2011年10月2日至2012年2月13日,陈发展在互联网上发布能为被害人办理“北京市个人小客车更新指标”的虚假事实,后在北京市丰台区、朝阳区等地,多次诈骗多名被害人共计9.4万元。另外,2010年12月间,陈发展还在大兴区,利用虚假合同与被害人徐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诈骗被害人徐某11.2万元。作案后,2012年3月7日陈被公安机关抓获。

    受害人王某表示,2011年11月,买车心切但摇号难中,于是王某通过网络联系,从陈某手中买到一份《北京市个人小客车更新指标确认通知书》,打算利用过户的方式办理上牌手续。

  交给陈某近1万元的订金后,王某拿着确认书以及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前往车管所办手续时,却被告知,确认书上的指标早已被占用,王某拨打陈某的电话,但已无法接通,感觉受骗后,王某报警。

  结果,警方发现,已经由10多名市民报警称买到假确认书,而交易的全是这名陈姓男子。

    “我不是想骗人的,一开始我真的有指标。”在法庭上,陈发展翻供,说自己的行为不是诈骗,他说自己来京后一直在花乡地区从事倒卖二手车的生意,2010年年本市摇号购车的办法实施后,二手车买卖市场不像以前那样火爆,他也转变了销售手段,“给客户办理京牌车辆外迁手续,赚点差价。”

  2011年11月,陈在给一名客户办理京牌夏利车外迁手续后,私自将车牌保留,并办理了《北京市个人小客车更新指标确认通知书》。

  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陈某将确认书复印了10余份,并在网上发布出售小客车车牌指标的信息,要价上万元。

  陈某说,多名有买车意向的事主看到信息后,与他联系,为了博取买家的信任,在与对方见面谈价时,他并不要求对方付全款,只要先支付一些订金即可,并承诺办成后再付其余费用,“一般订金是2000到1万元钱。”

  当买家交钱拿到确认书和转让协议后,答应“次日一同到车管所办手续”的陈某,也在承诺化为泡影后失去联系。

  陈某承认,他利用相同手段,在丰台、大兴作案11余起,从中获利近10万元。

    该案未当庭判决。



责任编辑: 王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