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湖南公安机关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凯旋
作者:胡立强 颜英华   发布时间:2012-07-31 16:40:26


孙建国接受维和警队队旗。
    7月30日上午,湖南公安机关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17名队员抵达长沙黄花机场,顺利完成维和任务,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省公安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孙建国等领导亲切接见并慰问了维和警队全体队员及其家属,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胡旭曦,副厅长阳红光、副厅长兼政治部主任杜亚玲到机场迎接。

  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2011年7月,公安部及湖南省公安厅最终选出17名民警组建成首支“湖南省公安机关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警队共17人,其中4人来自公安厅机关,1人来自警察学院,12人分别来自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阳、邵阳、张家界、湘西等8个市州。警队平均年龄35岁,5人系二次以上维和,其余12人均是第一次维和。警队有9人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工作,分布在不同部门和基层警局;8人在地区工作,按两人一组,分布在4个不同地区。

  湖南警队系中国派遣的第十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与以往各批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经历了利比里亚总统大选。在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大选期间,利比里亚政局复杂、社会动荡,街上随处可见游行示威的人群,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规模内乱。但我省维和警队不惧危险,不怕辛苦,圆满完成了大选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湖南维和警队是一支高素质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同时,利比里亚地处赤道,终年高温多雨,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中还要面临各种危险,这都考验着我省维和队员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整个维和期间,警队队员们始终面临着物资匮乏、缺医少药、没水没电、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等多种不利因素的考验。但是作为联合国维和警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维和警队在培训、指导、监督当地警察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已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赢得了当地警察的认同和爱戴。

  当地时间2011年5月29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为中国(湖南)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举行隆重的授勋仪式,以表彰湖南维和警队为维护利比里亚和平与安全所作的贡献。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路易斯·安卡因向警队成员们一一颁发了和平勋章,并高度赞扬我维和警队,号召各国警队向我警队学习。他说:“中国(湖南)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是一只高素质的警队,是任务区最专业、训练最有素、纪律最严明的警队。他们在监督指导当地警察规范执法、保障人权和提高各项警务技能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其它国家维和警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湖南省公安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维和警队队长李琪作了汇报发言,他用“感恩”、“奉献”、“牺牲”三个主题表达了自己和队友们对一年维和生活的感慨。欢迎仪式最后,孙建国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全省公安机关第一支单独组建的维和警队胜利归来,开启了湖南公安成功走向世界的新篇章,必将在湖南公安史册留下闪亮的一页。在过去的一年里,维和警队的同志们远离祖国和亲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在执行繁重而艰巨的维和任务时,经常遭遇围攻、暴力;在地处赤道、高温多雨的异国他乡,经常面对各种流行疾病的威胁;同志们承受了生存环境恶劣带来的困难,有的还承受了家庭不幸带来的精神磨砺。一年来,17名队员中有14人感染疟疾和伤寒,有两个人的父母患癌症住院,有两个人的父母不幸去世。尽管如此,同志们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湖南公安“忠贞智勇、奉献为民”的精髓。孙建国强调: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都要向维和警队学习,学习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顽强拼搏、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忠于职守、依法办事、执法为民的职业道德,学习他们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国家的高尚精神,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