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情的力量
作者:昌婵 发布时间:2012-08-08 11:00:01
执行工作的强制性色彩,总会让人想起“面红耳赤”、“恶语相加”以及“剑拔弩张”等字眼。执行艺术和工作方法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学深学久了才知道,坚决果断是一种方式,轻言细语也是一种方式,而以柔克刚,却能在执行工作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经历过一次以柔克刚的执行,温情的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立春很一周了,天气依然寒冷,特别是小雨不停时,更是寒风刺骨。2月12日凌晨六时,天地间一片漆黑,寒意浓重,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偶尔,几辆车驶过,悄无声息的,似乎被寒冷冻住了。是啊,谁愿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大清早外出呢。我们一行四人驾车从县城出发,向二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庄驶去。寒冷、小雨加上天黑,平时半小时的车程竟然走了近一个小时。到达时,天色亮了一些,但村庄一片寂静,几声犬吠懒洋洋的,似乎嫌被扰了清梦。 全州县某村二十几名村民申请执行蒋某等四人土地补偿费侵权纠纷一案。蒋某等四人系村民代表,在代表村民领取该村的征地补偿款6万余元后,四人将款项分配处理。村民为此将四人诉到法院。全州法院判决蒋某等四人退还补偿款给村民。该案进入执行阶段后,蒋某等四人纷纷离家外出打工,行踪不定。执行人员数次到村里找人未果,采取了一系列查询、查找财产措施也未取得实际效果。二十几名村民曾多次到法院,到县信访局反映,认为该案执行不力。 2月12日,得知被执行人在家。主办人凌晨六时即冒着严寒,摸黑前往被执行人村里。将四名被执行人带回法院。难得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局长和副局长各带一名干警分别对被执行人问话、做思想工作。从法、理、情三方面入手与被执行人谈心,让他们认识到逃避法院依法执行将要承担于己不利的法律后果。但无论如何,他们认为自己为村里出工出力,没功劳也有苦劳,村民将他们四人告上法庭,单凭村民这一做法,他们就很不满。看他们四人态度坚决,我想:看来要对他们进行司法拘留了。 时近九时,局长派人从附近买来早餐。按全州人的传统习惯,四个被执行人一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红油米粉。局长招呼:来,时间不早了,暂不谈工作,吃早餐重要。米粉的温暖从碗上传到手里,再一点点渗入心中。吃完米粉,蒋某说他们四人要商量一下。我们便留下他们四人,到别的办公室等候。十几分钟后,蒋某又过来说,要电话跟家人联系,我们也同意了,让他们不要急,尽管打电话。 就这么简单,吃了一碗米粉后,我们再没做什么工作,他们四人在一间办公室商量约半个钟头后,主动跟我们说:“家人正在想办法筹钱。”上午下班前, 5万多元的执行款全部交到了法院。 “我们得回家了,你们也该下班了。”蒋某握着局长手,开心地笑了。 “放心了吧,以后见到警车再不用躲避,多轻松。”局长也欣慰地笑了。 一碗米粉很便宜,一份早餐也很平常,可放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这样特定的人之间,这米粉的就有了更深切更特殊的含义。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善意之举抵得过千言万语,执行工作中,温情的力量会无声无息地攻下顽固的“堡垒”。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