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口山法庭的日子
作者:李明 发布时间:2012-08-09 15:37:36
昨天法院政工室让我去填审核表,我的心里又感到一丝触动,因为我知道无论我多么爱这个地方,但是离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回想起在法庭工作的日子,尽管很短只有两年,但是事情却很多,记忆中的人和事就如还在昨日,还清楚地展现在眼前,这一伤感的想法,不知为什么正与电脑里放的音乐“伤不起”那么合拍,要离开了,也想写点什么,以感谢培养自己的法院、自己的水口山法庭。
2010年7月,我转业分配到法院做协警,这时候水口山法庭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杨继军副院长,一个韩新军庭长,还有一个是“平哥”。当院长与政治部熊主任与我谈心,希望我在法院的两年到法庭工作时,我没有拒绝,我知道院里的难处,当然也知道越艰苦的地方自己越能得到锻炼,因为院长半开玩笑说:“水口山法庭是出人才的地方,出了几任院长”。 杨副院长让我学会为官的“自慎”。我7月中旬去法庭的时候,杨继军副院长与韩新军庭长、龚子平已经在法庭开始审判,他有几个习惯一是农村的案子不到法庭开庭,要到各乡村搞巡回审判,还有个习惯到了乡村审完案子,必须回到法庭做饭吃。他总是亲自炒菜,赤着脖子,流着大汗,两三个小菜就在他手中完成,他不放味精酱油,尽管味道打了折扣,但是也很有味道,因为吃院长法庭炒的菜也许是今生难忘的记忆,也知道他为官的自慎,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韩新军庭长让我学会法官的“敬业”。韩新军庭长是一个特别敬业的人,平时也很照顾身边的同事,把好的东西总是让给别人,睡的床是最差的,很矮;睡得房是最差的,有点漏;而做事的时候总是冲在第一个,就算加班加点也必须把事情做完,就算临近年终,也必须到被执行人家里去做工作,他让我学会一个法官什么叫敬业。 “平哥”让我学会做人的“低调”。平哥是我们庭里的书记员,被人戏称“才子”,因为他不仅是院里第一个研究生,而且也总有些文章见于报刊,甚至《人民法院报》,但是他为人很低调,从来不说自己厉害,平平淡淡,热爱学习,让我学到很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武晓”让我学会军人的“勇敢”。“伍晓”是伍晓辉,与我一样也是军人转业,过了半年后他才带伤上班,他一来,我们庭里的执行案子便开始一件一件少起来,他总是辅助法官,一件件的案子梳理,找被执行人到法庭谈心,而遇到不配合的当事人,在多次做工作无用后,他会挺身而出,第一个站出来,直到当事人原意履行。 彭代庭长让我学会什么叫“担责”:彭义军代庭长是今年新调整的,因为杨副院长到了中院挂职,韩庭长到院里任行政庭负责人,“平哥”也到党委部门跟班,他被调整到法庭做负责人时只有一个法官,但是他从来不说一句话,敢于担责,把手中的积案一件件消化,做律师出身的他是院里出名的调解能手,当然也让我学会什么叫担责。 法庭的事还很多,尽管我多么想留在这工作,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我可能不得不离开,但这两年的经历是我毕生的财富,因为它教育了我“做人、做事、做官”,将永远烙在记忆的深处!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