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彝良“10·4”山体滑坡抢险现场的巾帼法官
作者:乐华方 赵立华 发布时间:2012-10-10 09:30:52
![]() 女法官徐梅和彭应莲在抢险现场。
“院长,我要去泥石流现场!”“庭长我要去!”这是云南彝良法院两位女干警在得知龙海乡镇河村田头小学遭遇泥石流,18名学生被埋后,对各自的领导说的第一句话。她们就是彝良法院办公室干警徐梅和龙安法庭的干警彭应莲。
在灾害现场,除了抢救伤员的白衣天使,少有女性的身影,而二位女法官忙碌在滑坡点奋不顾身的抢险救援行动,再次验证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千古名句。 12点10分到达滑坡地点后,两位女干警没有被庞大的滑坡体和仍在下滑的泥石流吓倒,她们没有退缩,扛起铁锨,踏着泥泞,立即投入到搜救被埋人员的救援队伍中。 铁锨被泥土粘着了,她们用手扒掉;遇到石块,她们用手刨出来,石块太大双手无法传递,就抱在胸前送到下一位的手中;大雨如注,雨水顺着脸颊淌下,伸手擦拭雨水,脸上就糊上泥巴。但此时的他们,为了尽早寻找到埋在泥土下的孩子,也顾不了女性爱美的形象,没有休整,一直站在稀泥中,端着装满泥土的撮箕、传递平时都搬不动的石头,直到专业救援队伍和大型机械的到来,她们才撤下。蹲在水沟旁洗手的时候,感觉彻骨的疼痛,这才看见手上那些还渗着血丝的伤口。 她们没有休息和包扎伤口,立即守候在遇难人员家属的身后,言语上的安慰,但止不住家属的悲痛,家属愤怒的话语,她们都默默地接受,无声的泪水滑下脸颊,不是委屈,而是对那些失去生命的人们的悲痛。 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心贴心的交流,第一位家长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她们没有了往日的恐惧,搀扶着失去孩子的母亲,一步一步走向被那块白布。掀开白布的刹那,嚎啕大哭的母亲,再也无力支撑自己,滑向满是稀泥的地上。她们忍住泪水,不知从何而来的力气,把孩子的母亲抱起,坐在遗体旁边的纸板上,和家属一起痛哭。 工作大于情感,她们知道他们的使命,稍大一点的徐梅擦拭了一把泪水,“大姐,孩子已经去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我们不能让他离开爸爸妈妈,我们送他回家吧!”稍小一点的彭应莲,半跪在地上,倚着失去孩子的母亲,仰着头:“嬢嬢,不要难过了,弟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领着他回家!”说完声音再次嘶哑,泪水再次流下。就这样,她们强忍悲痛,送走了一名又一名的孩子,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家。 夜深了,气温骤然下降,火炉给了遇难者家属,她们就靠在墙壁上打盹,实在熬不住了,就滑坐在地上,疲倦的进入难眠的梦乡。终于熬到了天亮,她们没有洗漱,又坐在遇难者家属的身旁,紧紧握住失去孩子的父母的手,忍不住,泪珠再次滚下脸颊。 5日下午,在回程的车上,我问了还红着双眼、正在咳嗽、仍旧在悲伤的二位女干警“累吗”。 徐梅说:“不算累,只是饿了。” 彭应连没有说话,挂着泪痕的泥脸,一直望着窗外,眼里含着泪花。 我说擦擦脸上的泥吧,二位女干警的连忙捂着脸,用力地擦,可是泥土已经干涸在脸上,徐梅无奈地说道:“泥巴可以美容。” 车上,她们都睡着了,看着头脸衣服都是泥土的她们,我没再和她们说话。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