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梨树法院院长的“民情日志”
作者:王景瑞 聂孟星   发布时间:2012-10-23 13:12:45


    今年3月,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法院院长马宝君上任的第一天,对他感触最深的是看到涉诉上访户大闹区政府的一幕,令他铭刻在心。

  这一天开始,马宝君的“民情日志”,记满了上访户的名字、住址和上访要求解决的事项,记录包案领导、限期解决的时间表。

  马宝君多次主持党组会议,逐件剖析原因,逐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每件信访案件的进展情况,在“民情日志”上一目了然,经过7个月的不懈努力,成功化解10年以上11件8人进京访案件,其他层访7件7人,实现进京访零积案目标。

  与上访户交朋友,实心实意

  “4月16日,我与上访人赵启兴重点约访、约谈,参加人副院长刘占忠、立案庭长徐成,执行庭长卜奎林。”院长“民情日志”这样写道。

  早上8点钟,马宝君的办公室坐满了应邀人员,上访人赵启兴打开话匣,把五年之久的怨恨一股脑倒了出来。

  2008年7月,赵启兴在一个煤井工作受工伤,属8级伤残,2009年6月25日市劳动仲裁作出裁决,裁决煤井赔偿赵启兴43.912元,裁决生效后,煤井未履行义务,赵启兴于2009年8月向法院申请执行。

  此案执行的难点在于,因被执行的煤矿2008年9月发生重大煤矿事故,煤矿被关闭,所属的财产由区政府申请保全,已无财产可予执行。而赵启兴因受工伤,妻子离婚,上有80岁的父母,下有在读研究生的儿子,生活拮据,可想而知。于是,赵启兴得不到赔偿款,多次上访,言辞激烈,情绪难以控制。

  知道了这些情况,马宝君和在座的干警与赵启兴唠案情、谈执行,整整一个上午,赵启兴的情绪稳定下来,说话、谈案件时脸上出现少有的笑容。

  “我们一定要给上访人赵启兴一个满意的答复。”马宝君斩钉截铁的说。

  马宝君与执行员多次研究,制定执行方案,落实给力措施,把这起案件作为信访会战的突破口,执行庭庭长卜奎林与执行员多次到赵启兴家访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作出承诺。考虑到赵启兴的生活确实困难,干警们集资垫付部分执行款。执行庭利用赵启兴暂时息访的时机,多方查找,费劲周折,终于迫使外出在外五年之久的被执行的煤井老板刘某到庭。经过执行员耐心的说服,得到了刘某对执行的支持和理解,通过多方筹款,将执行款一次性给付,使这起难以执行的案件圆满执结。

  以后,赵启兴只要到法院办事,马宝君都热情地邀他到办公室,给他端茶倒水,说说笑笑,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与上访户走亲戚,常来常往

  5月的一天,上访人许宝树、周长英夫妇领着5岁的孙女步行10余里来到梨树区法院,这次来访没有吵,也没有闹,而是找到院长马宝君连声称谢,深情的送来一包自家摊的煎饼,紧紧握住院长的手,再三邀请院领导到家中作客,使在场的干警为之动容。

  说起许宝树、周长英夫妇,在当地可是远近闻名的上访“钉子户”,上访人许宝树1987年被他人骑摩托车撞伤,因对责任划分不服起诉,对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不服,要求赔偿上百万元,其妻周长英在个体井口打工期间,乘坐通勤车,尾骨被颠折三节,因不服劳动仲裁,对法院不予受理裁定不服。从此,夫妻俩结伴去市、到省、进京上访,长年累月,从未间断,被人们称为难以解决的“老大难”。今年4月,院长马宝君接待了这对夫妇,对其上访的无理要求逐个解答,说明因证据不足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依据,马宝君院长一个下午与之耐心疏导,坦诚交流,在交谈中了解到许宝树、周长英生活贫困,靠“低保”维持生活,还有一个20多岁身患残疾的儿子,马宝君院长当即立断,主动与区残联、民政等部门联系,为其孩子办理残疾证,向区工会申请特困救济金,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马宝君院长星期日到徐宝树家走访时,看到许家吃水困难,要到离家几公里外的地方挑水,马宝君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与区政府联系,筹措资金,仅用3天为许家打了一口水井,当甘甜的井水喷涌而出时,许家夫妻激动得流下热泪,表示从此不再上访,使20年的两起上访积案得以化解,于是出现开头夫妻结伴给法院送煎饼的场景。

  “双节”前,马宝君心里惦记着许宝树夫妇,与立案庭庭长徐成一起驱车,翻山越岭赶到许宝树的家中,深情送去大米、豆油等慰问品,这一举动,让多年上访的许宝树夫妇很激动,将亲自上山刚采的一篮新鲜松蘑送给马宝君,第二天,法院食堂午餐多了一道可口的菜肴“肉炒松磨”。

  干警们吃罢松蘑,风趣地说,这是院长走亲戚给咱们带来的口福。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