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打开文学的背包
作者:胡楠   发布时间:2012-10-24 11:40:37


    随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揭晓,莫言的名字走进了国人的眼中。在大家为中国文学得到世界认可感到欣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竟然对获得如此殊荣的这位作家,并不甚了解。

    凤凰网组织了一项调查:你看过莫言的作品吗?截至10月12日24时即时结果如下:回答看过的占23.19%、100256票,没看过的36.53%、157910票,看过电影《红高粱》的40.28%、174120票。这说明,没有亲自阅读莫言作品的占76.81%。是莫言在中国文学界名声不够响亮吗?非也。莫言小说《蛙》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又想到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国人的阅读书籍中,励志类、考试类、养生类书籍占很大一部分比重。我们的文学背包,正逐步被我们遗忘。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浮躁的学习心态,功利的社会氛围,缩减了我们对文学的渴求感,抽空了我们对梦想的憧憬。反过来,因为缺少文学对心灵的洗礼,缺少文学对精神的升华,我们的生活态度越来越迈向简单明了的加减乘除式,我们的道德高地正经受功利的侵蚀。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却没有呈现相对应的正增长。抱怨生活不快乐的人比比皆是。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抱怨严厉的工作制度;有了一套房子,却羡慕他人有着多套房子可以出租;被推选为群众的代言人,却将自己与群众隔离出来,甚至将群众代言人证件展示,要求为丑恶开山辟路;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不安心生产,却绞尽脑汁逃税漏税。地沟油、黑心棉、染色馒头、假胶囊、明星花边新闻炒作、夸大疗效效果广告……物质品种越来越丰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彩,可是我们却过得提心吊胆,我们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们自评为受害者,同时,我们也是整个氛围形成的参与者。

    信仰,是一个人心中的信念,是支撑精神大厦的顶梁柱。而文学,是孕育信仰的沃土。文学能洗涤人心中的尘埃和杂念,能净化心灵,能带给人一种内心的恬静和淡然。文学的魅力还在于,它能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刻的表述,向人们阐述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它能警醒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它能感化迷失在歪门邪道的人们迷途知返。这样的文学作品举不胜举。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震撼我们不应碌碌无为度过一生;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让我们感受了父爱的深沉和细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让我们明白了抛开尘世烦扰、享受田园生活的悠然和宁静,也是一种幸福。

    打开文学的背包吧。让我们在忙于上培训班、考证的同时,抽出一点时间,感受一下文学世界的轻盈和深刻;让我们在忙于应酬、为薪水的涨幅不断努力的同时,体会一下文学世界里的淡然和芬芳;让我们在疲于生活、为看不见的鲜花辛苦工作的时候,享受一下文学世界里的幽默和厚重。

    打开文学的背包吧。让我们尝试换个角度看世界;我们将会体会到一种不曾有过的幸福感。

    打开文学的背包,让我们带着理想和信念前行。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