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让司法调解之花在基层绽放
——记罗城法院东门法庭庭长韦才杰
作者:唐雪云   发布时间:2012-11-06 15:26:33


    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一名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调解能手、活地图的审判法官,他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交心调解、换位调解、背靠背调解、模糊调解”的创新工作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在审判的全部案件中实现了“无改判、无发回重审、无申诉、无超审限案、无未结案”的诉讼效果。自2005年以来,他连续6年被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年度考核中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干部。2009年还被评为调解能手,获办案数量、质量优胜奖;2010年他被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法官,2010年他所在的庭室也被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集体。他,就是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东门人民法庭庭长韦才杰。

    韦才杰出生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乔善乡,1990年,获得法律大专文凭。1998年调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并于次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全国初任审判员考试,这为他今后从事审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业务基础。韦才杰在工作实践中将从书本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审判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审判员几年来,韦才杰办案800余件,无论从办案的数量、质量、效率等各项指标看,均名列院内前茅,且无一错案,上诉案件均维持了一审判决。

    作为一名法官,韦才杰懂得在审判生活中的最亮点应该是以高超的法律水平裁判案件,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标准行使裁判职能。每个法官都应该尽力使判决不犯错误并能经受上诉法院的审查。因此,韦才杰法官在接案后能热情接待双方当事人,给之以公正的形象,结案前从不发表对案件实体处理的看法,认真审阅案件材料,掌握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找准病因,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案件类型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他把诉讼调解贯穿于诉讼的整个过程,尽可能地调解结案,减少当事人的纷争,使他们息诉服判,减少诉讼成本,促进社会和谐。他的年调解结案率均在60%以上。

    覃某因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而对当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韦某怀恨在心,韦某病逝后,覃某认为宣泄感情的时机已到,于是编辑了86首本地壮语歌曲,对自己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得到平反的经历进行了阐述和回忆,同时也发泄其心中对韦某等人工作的不满,歌曲编好后,覃某还邀请了其好友梁某到本地某风情区作配唱,并请本地的韦某为其录像。尔后又委托韦某到外地将其刻成光碟,并将光碟赠送给他人播放。韦某的三个儿子以三人的行为侵害其父亲的名誉为由诉至法庭,要求三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4万元。而被告覃某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在“文革”期间被批斗、罚跪等迫害都是由于韦某的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他拒绝任何赔偿和道歉,还要求原告还自己一个公道。当韦才杰法官接手此案时,他立即明白此案的特殊性。于是他主持了一次庭前调解,耐心细致的向覃某讲解法律,分析道理,并告诉覃某他所受到的迫害的历史原因。在充分辨法、析理和说服教育下,原、被告当庭握手言和,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在他的调解下得到了化解。

    对于邻里纠纷案,韦才杰法官也有他自己的一套解决办法。罗某家的住房和覃某家的住房间有一条小巷,是覃某小房的排水通道。覃某在清理该排水通道时罗某以其损害自己的围墙脚为由将覃某告了,双方当事人也因此事而对对方怀恨在心,因此经常互相谩骂、打头,并有激化的趋势。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他立即决定用其在工作中总结的换位调解法来解决此案。他让覃某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常理,这一办法立即奏效,覃某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马上向罗某道歉,并当场恢复排水通道的原状,罗某也主动让出自家的排水沟作公用。一个闹得不可开交的问题在他这里不用一个小时就解决了。

    2007年4月,韦才杰担任天河法庭庭长后制定了法庭个案信息总表,收集案件当事人个人信息;实施了庭前调解制度,调解结案率不断上升;设立审限警示制度,结案率逐月提高。

    作为一名法庭的法官,又是在家乡工作,乡里乡亲只要有案子,不论大小,是原告还是被告,找他帮忙说情的人不少,但他始终坚持原则,每次都耐心地说服这些亲朋好友,让他们相信法律一定能够公正裁判,他从不拿当事人一分钱,不吃当事人一餐饭。几年来,他没有接受过当事人的任何礼物,哪怕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只要与案件有关,就是送一包茶叶,一包花生,也都被拒之门外。始终保持了法官的清廉性和纯洁性,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韦才杰妻子为照顾丈夫,辞掉了她心爱工作,常年无业在家,两个女儿又在上大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家庭困难不言而喻,但他从不为金钱所动,在法庭工作近十年,未因办过什么金钱案而遭到当事人的非议,他也因此被誉为当地的“铁包公”。

    在法庭,人员奇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很多时候,别人还在享受着节假日的悠闲时,法庭的法官仍夜以继日地工作。韦才杰法官也不例外,他常说:“如果牺牲我的休假时间就可以帮助当事人息诉的话,那我宁可放弃我的假期。”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双休日中午,韦才杰法官刚刚送走一批当事人,正要生火做饭,这时一位带着一个约7岁的小孩的中年妇女匆忙地闯进了法庭。原来是一个离婚案件的执行申请人吴某。吴某与廖某调解离婚,离婚后,女儿随吴某生活,按协议,廖某每月应付女儿抚养费50元,但调解书生效后,廖某外出打工,一直没有履行给付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廖某打工的地址不详,无法执行。这天,吴某得知廖某已从外地回家参加其弟的婚礼,并且很快又要离开的情况后,她连忙带着女儿爬山涉水赶到法庭反映情况。由于情况紧急,韦法官二话不说,立即与庭里的另一位同志联系,连饭也顾不得吃,就急忙赶往20公里外的韦某家。在步行4个多小时的山路后,终于来到廖某家,这时他已是饥肠轱辘,头昏眼花。尽管如此,他仍然不忘抓住工作的最佳时机,认真思考执行工作的切入点,他并不急于找到廖某,而是叫来廖某的父亲,向他说明来意,耐心细致地做其思想工作,让其协助动员廖某履行义务,并告知若廖某不履行义务将承担的法律后果,经过一番思想教育后,老人也想通了,他当即叫来廖某,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当老人得知廖某手上无钱时,他自愿拿出了刚刚收到的礼金替廖某一次性履行了多年的抚养义务。这件六年未能执行的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吴某接过执行款时,激动得泪流满面:“韦法官,我母女今生无以报答,但我们会记住您一辈子”。 韦才杰一心为民的情怀,公正廉洁的作风,高效执法的能力,执着奉献的精神,使得默默耕耘于最基层的他脱颖而出。十多年来,韦才杰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从不自满,他总是说,这是党培养的结果。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生的方向由自己决定。韦才杰法官用献身审判事业,维护司法公正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法官的人生意义。



责任编辑: 纪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