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北京二中院着力构筑”心秤工程”服务百姓
作者:王要勤 闵蕾   发布时间:2012-11-08 11:47:29


    2012年3月14日,北京二中院民一庭李馨法官在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及老年人切身权益的房屋确权纠纷案件。休庭后,合议庭先后向诉讼参加人和现场近四百名旁听群众征询对审判作风、审判效果的意见,并举办了老年人权益保护和二手房买卖问题法律讲座,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高度评价。这是该院在高质量审判案件的基础上,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主动加强与民意的互动,通过构筑“心秤工程”参与社会管理的举措之一。

    针对当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要求法院在圆满完成审判任务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群众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对司法公开、公正、为民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坐堂问案”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案件的示范、教育作用等实际情况,二中院将便民就审、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为民举措与高质量审判相融合,着力构建社会管理参与新模式——“心秤工程”,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深入农村、社区、校园公开开庭审理,并就地展开法律咨询和法律讲堂等宣传活动,让审判工作更主动接近群众、方便群众、帮助群众、受群众监督,让司法公正高效在群众心里真正秤出沉甸甸的份量。

    高素质人才为“心秤工程”夯实基础。他们在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基础上,专门开展了“查问题、找根源、严监管、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剖析查找审判工作中的问题,着力把公正、廉洁、为民的理念根植于干警日常司法实践中;开设“法官大讲堂”,“法官联席会”、“调研式党课”等审判业务交流平台,探讨新型、疑难、复杂案件,推广审判经验,切实提升干警审判业务能力;各业务庭成立类型化案件调研小组,总结分析各类案件法律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指导审判实务。此外,还采用情景剧的形式对书记员工作具体流程进行演示培训。

    高质量审理为“心秤工程”强筋壮骨。他们着力加强审判事务管理,完善审判流程、审判质效、审判绩效评估、审判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从均衡结案率、二审开庭率、裁判文书上网率、卷宗归档率、一审陪审率等方面进行督促和检查,确保案件审判的优质高效。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精品案件审理标准及要求规范》,对裁判文书要求做到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审判流程规范、裁判文书说理充分,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便民就审为“心秤工程”增光添彩。该院要求对关乎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涉农案件,关乎百姓基本生存利益的民生案件,交通不便的远郊区县的案件,涉及面广、当事人众多、矛盾激化、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案件,当事人因身体残疾、年老体衰、卧病在床等原因不能到庭应诉的案件等五类案件实行就审。通过就地审理、外出调查和远程视频庭审方式等便民措施,减少当事人诉累、为民排扰解难、增强司法的人文关怀。同时,发挥司法审判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就审、法制课堂、法律大篷车等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知识和守法意识。

    庭后互动为“心秤工程”锦上添花。他们要求法官在社区和农村等地公开开庭审理后,要就法庭案件的审判作风、审判效果向诉讼参加人和旁听人员广泛听取意见,主动听取群众诉求,提升审判工作水平;对类型化法律问题开展法制讲座,讲法释理,提升群众的法律素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就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答疑释惑,指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预防纠纷的发生。

    “心秤工程”运行以来,该院已先后就审百余次,审理案件涉及房屋买卖、房屋确权、农村建房施工等不同类型,进入社区、农村、高校等多区域,旁听人员千余人,就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三十余次,为三百余名群众答疑解惑,既传播了法律知识、法治理念,又展示了法院、法官严格、公正、为民、司法形象,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 李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