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康”路上的司法担当
——记全市优秀法庭祁阳县人民法院黎家坪法庭 作者:唐杰 李春林 谢玉迁 发布时间:2012-12-18 16:52:03
祁阳县人民法院黎家坪法庭地处祁阳县北大门黎家坪镇,始建于一九五三年,辖管黎家坪、大村甸、文富市三镇及十里坪农场,辖区人口13.61万。法庭现有干警5名,审判员3名,书记员1名,司机1名。近年来,该庭立足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坚持“事了无讼”的审判方针,将法庭定位为乡镇党委政府的司法参谋,辖区人民奔小康的司法助手,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积极探索调解工作新方法,能动开展“三调联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辖区小康社会,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2012年,该庭共审结民商案件201件,调解和撤诉结案171件,调撤率达85.1%;并同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党委政府“三调联动”诉外调结各类纠纷106件,指导民调组织调结各类矛盾176件,得到了辖区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肯定。近三年,该庭先后被评为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市“五好”法庭、市优秀法庭、市调解先进单位、县十佳政法单位……。2012年,扎根黎家坪法庭的刘诗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官。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服务辖区党政工作大局 该庭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理念,狠抓执法办案,倾力服务辖区党委政府,自觉把审判执行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全局工作中去考量,真正实现在服务中司法、在司法中服务。该庭辖区企业多,人口密度大,如何既处理好人民群众之间的日常矛盾纠纷、又推动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他们始终思考的一大课题。为此,该庭做到了“二深入、一贴近”,当好“三大员”,即深入农村、深入企业、贴近农民,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消防员”,服务经济发展的“护航员”,服务党委政府的“参谋员”。如全市重点项目、投资数亿元的海螺集团,在辖区黎家坪镇朝柱山村建设过程中征用了部分农村集体土地后因土地补偿及分配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纠纷。上百村民数次到庭咨询,或言阻工,或言提起诉讼,群体性矛盾纠纷一触即发。为此,法庭干警们一方面耐心做好来访村民的安抚工作,一方面积极主动向黎家坪镇党委政府汇好报,并主动与相关村组联系,为党委政府出台安置、分配等方案,依法当好参谋,并依法提供相关法律服务。最终党委政府科学拿出了处理方案,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依法保障。目前,海螺集团的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一期工程竣工并投资生产。又如神怡米业与肖某某排除妨碍纠纷,肖因其儿子驾驶大货车为湖南神怡米业有限公司拉货,后因货源不足,其儿子外出务工,并将车停放在公司内近五年,双方发生纠纷。肖某某在米业公司生产旺期时到公司内吵闹,阻碍公司生产,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法庭与黎家坪党委政府及司法所合力做工作,促使双方互谅互让,并达成了调解协议,这家域内有影响力的企业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以服务民生为第一目标,助推辖区群众奔上小康 人民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重千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点在民生,难点在民生,落脚点也在民生。法庭为做好民生这一块大文章,着重做好了四点。一是落实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制度。对赡养、扶养、抚养、医疗、劳动争议等与民生关切的案件,一律实行减、缓、免交诉讼费,并对案件快审快结快执。法庭近三年减缓免交该类型案件诉讼费达6.87万元,为当事人快速兑现执行标的额达177.61万元,176件案件236名当事人从中受益。二是积极推进巡回审判制度。为切实减少当事人生产生活中的诉累,法庭共在辖区三镇一场偏远农村、山区设立固定的巡回审判点107个,各乡镇政法办均设立了巡回审判中心。这项工作不仅拉近了司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为当事人参加诉讼减少了诉讼成本,提供了最大便利。三是建立健全司法公开机制。针对过去几年损赔案件同案不同赔、离婚案件小孩抚养费多判少判不一、欠款纠纷执行到位快慢多少不同等辖区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现象,该庭不仅在开庭审理案件时邀请当地村组干部群众零距离旁听,而且依法将处理结果通告乡镇及村组,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赢公信。四是完善人民陪审工作机制。根据人民陪审员接触民生问题广而多的特点,该庭在处理涉及民生问题的相关纠纷时,不仅依法做到了陪审率100%,而且充分调动人民陪审员积极参与化解民生纠纷的积极性,有效推进民生问题的有效化解。2012年,8名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77件,帮助当事人解决低保待遇15人次,解决经济适用住房2套,到位民生救助资金11.31万元,帮助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免费就读了重点高中。 三、以调解优先为第一方法,能动构建辖区和谐社会 法庭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以促进全程调解、全员调解为目标,不断完善诉讼调解工作机制。一是做好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前些年因各种原因,辖区村级调解织涣散,人员配备不齐,调解工作无人管。2012年,该庭配合三镇一场党委政府及司法行政机关,考察配备了村级人民调解员226名,恢复村级调解组织113个,做到了每个村配备2名专职调解员,目前辖区指导村级调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做好“三调联动”工作。与辖区三镇一场政法办、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三调联动”办公室四个,并在市中院熊春明院长的亲自指导下,完善了三调联动工作章程,充实了三调联动工作人员,发挥了三调联动工作作用。2012年,三调联动工作法共依法调处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医疗损赔案件2件、雇员受害赔偿案件7件、身体权纠纷案件26例、劳动合同纠纷案件11件、交通事故案件31件等,有效化解了矛盾,平息了纠纷,维护了稳定。三是做好诉讼调解工作。法庭着眼立案前、开庭前、庭审中、宣判前,四步调的工作法,全程参与调解,全庭人员合力调解,全方位多角度调解,促进案件事了诉结。如桂来军与谭五平民间借贷纠纷。桂来军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出于友谊将平生积蓄5万元悉数借给了谭五平。谭借到钱后将自家房子出售并举家外出。该案诉到法庭,在原告桂来军多次查找被告谭五平处所及相关财产无果的背景下,该庭依法委托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协助查找,并最终查实被告常住地址为长沙望城坡。办案干警立即驱车赶到长沙找到被告。然被告此时因脑中风落下身体残疾,并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基于此,法庭同志们又几经周折找到被告的成年子女数次长时间调解,最后成功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被告将欠款本金还给原告时,原告向法庭同志们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四、以队伍建设为第一抓手,全力打造辖区法治文化 自黎家坪法庭建庭以来,该庭狠抓队伍建设,做到了法庭班子团结,干警廉洁自律,始终如一的保持了“零”违纪的历史纪录。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正因为法庭同志们牢记“公正、廉洁、为民”的六字庭训,才使得该庭成为了祁阳法院乃至全市法院的一面红旗。经多年来的沉淀,法庭拥有了很好的文化底蕴,且有很多优良传统,曾无数次被评为省市县的先进。近年来,法庭同志们更是继续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调用实干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感情维系人,不断强化学习、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全力营造辖区法治文化。他们不仅保持了零违纪的好现象,而且做到了案子无差错、群众无投诉,人人想干事、个个争优秀。如今,法庭同志们更是沐浴十八大精神的春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勇敢的担当历史赋予他们的司法使命!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