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重庆三分院检察官帮助"三无"服刑人员找到亲人
作者:沈义 蒋黎 刘利平   发布时间:2013-02-19 09:44:47


    “想不到我儿子还活着……感谢检察官,如果不是你们,我们父子哪里还能再相见……”重庆市涪陵监狱服刑人员王某的父亲握着检察官陈波的手,泪流满面地说。

    记者获悉,近日,涪陵监狱一名与亲人失散三年多的“三无”人员,在三分院派驻涪陵监狱检察室检察官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亲人,并在春节前得以再相见。

    服刑人员有困难

    今年1月8日,三分院派驻涪陵监狱检察室副主任陈波在与服刑人员进行谈话教育时发现,服刑人员王某反应迟钝,说话语无伦次,问其家庭住址和亲人均无法回答,自称被捕前是流浪人员,表现出有点智力障碍。

    通过了解,陈波得知,王某今年26岁,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2010年9月到涪陵监狱服刑,其间没有一个亲人来探望或询问过,属于“三无”人员,加上智力原因,王某出现了一些消极、低沉的情绪。

   “他这么年轻,肯定还有亲人,我们一定要帮他找到亲人……马上要到春节了,我们要争取在春节前让他见到亲人。”陈波立即联系监狱,建议尽快帮助王某找到亲人,对其进行亲情帮教。

    检察官帮助寻亲

    说干就干。在得到监狱的同意和支持后,检察室的干警便开始了寻亲之路。通过查阅王某的档案,得知其户籍信息所在地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X路X号,经查却是某大学地址,为集体户。

    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陈波与监狱民警多次找王某谈话。由于与亲人失散多年,加上智力障碍,王某无法提供其亲属朋友的详细信息,只说自己是宜昌某大学学生等一些片断信息。检察室干警和监狱民警通过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和多方查证,证实王某确为宜昌某大学学生。

    干警们立即与该校联系,了解到王某在该校就读时,中途曾因病退学,户口已迁至湖北省红安县。干警们又迅速与湖北省红安县司法局联系查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从当地司法所传来好消息,证实王某确为当地人,其父母在深圳打工,王某因病退学后到深圳和父母生活,3年前不慎走失了。发现儿子失踪后,其父母曾在深圳和湖北老家苦苦寻找未果,以为孩子早已不在人世。

    父子终于相见

    法律无情人有情。在两地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检察室的干警终于联系上了王某的父母。

    1月22日一大早,王父坐在涪陵监狱会见大厅里,期待着与儿子的相见。王某刚一出现在门口,他的父亲立即冲上去,抱住儿子,抚摸着他的头,痛哭起来。30分钟的会见时间里,王父一直不肯放开儿子的手。

    王父说,他始终忘不了孩子失踪那天,王某一早出去再也没回来,直到前几天,接到当地司法所的电话,称在涪陵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儿子。为了不放过一丝找到儿子的机会,王父千里迢迢来到涪陵监狱,没想到真的再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王父告诉儿子:“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到时候爸爸妈妈一起来接你回家!”王某听后,高兴地点头称是。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