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五年检察印记之科技强检篇:敢立潮头领新风
作者:郑博超   发布时间:2013-02-25 09:46:05


    网络塑造生活,数字推进变革。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也深刻影响着检察工作。五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大力加强检察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深入推动科技强检工作,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借力现代数字技术和信息手段,积极探索实现办案、管理、检察监督和法律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步录音录像、信息共享平台、电视电话会议、视频接访、检察微博、检察手机报……这些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展现出检察机关与时俱进、敢立潮头的开明形象。

    应时代需求进行顶层设计

    实施科技强检战略,不只是技术的升级,更需要理念和思路的革新。  

    2008年3月19日,上任伊始的曹建明检察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命题。检察工作如何跟上信息化的时代步伐,既需要高瞻远瞩的宏阔视野,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  

    从2008年4月到当年底,曹建明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多地调研时,都特别留意当地的基层基础建设。“请问高检院能不能帮助我们基层院协调与公安机关共享信息资源?”2008年7月23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调研时,曹建明认真记录下一位一线检察官的提问。在南京市检察院调研时,曹建明专门通过视频系统,连线了该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这些给基层干警留下深刻记忆的调研明确了实践需求,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方向。  

    2008年12月20日,曹建明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对检察信息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构建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各项基础业务网络应用,做好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在2009年全国检察机关技术信息工作会议上,曹建明特别强调,科技强检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对检察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此后,来自高检院的顶层设计接连推出,为检察信息化的发展跃迁明确目标。  

    ——2009年,制定下发《2009-2013年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  

    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念。在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和升华中,“夯实基础、拓展领域、提升层次”的“三步走”战略确立了,“推进建设、突出应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思路明确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渐深入人心,检察信息化的发展步入了科学规范的快行道。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突出应用,是高检院对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时反复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要求,也是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色。  

    2012年8月的一天,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检察院公诉科的小张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网上办案系统查询案件流转信息。这是该市检察系统将电子签名签章系统嵌入网上办案系统之后带来的变化。据介绍,从2010年到2012年8月,该市检察机关通过电子签章的案件和法律文书已达到6625起、6万余份,办案效率提高了30%。临沂发生的变化,只是全国检察机关借力信息技术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宏观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基层微改革的配合与推动。2008年以来,各地检察机关按照高检院的要求部署积极探索创新,推出的亮点举措如繁星照眼。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带来的变化如春风入园,点染出处处春色。

    ——全面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职务犯罪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是一项广受社会关注的重要改革。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作出了“按照‘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工作部署。在高检院的强力推动下,特别是刑诉法修改后,各级检察机关坚决按照“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认真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不断推进司法鉴定实验室建设。按照《2009B2013年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实验室建设规划》的部署,全国检察系统司法鉴定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底,辽宁省检察院司法鉴定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2010年,江苏省检察院、浙江省检察院和河北省唐山市检察院的司法鉴定实验室先后通过国家认可。近两年来,此类消息越来越密集地见诸报端,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检察技术取得的进展。  

    ——积极打造案件统一管理平台。五年来,以检察信息化为依托,案管改革工作风生水起。各地检察机关抓紧开发案件管理软件,纷纷建立网上案件管理平台,积极构建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的执法办案集中管理机制,实现办案网上运行、网上监督、网上考评。  

    ——竞相开展执法办案风险预警评估。借力电子软件的及时、准确、客观,对执法办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期、错案及信访风险进行自动评估、自动预警,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已经成为各地检察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  

    ——实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全国联网。检察机关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查询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2009年以来查询量剧增。特别是2012年2月查询系统实现全国联网之后,极大调动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积极性。以浙江为例。联网一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查询4.6万余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7%。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深化“阳光检务”。大力推进检察门户网站建设。  

    目前,以最高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正义网为龙头,以各地三级检察院门户网站为主体的检察网络宣传体系已经形成。通过检察民生热线、检察微博、远程视频接访、实名QQ接访、庭审网络直播等形式,检察机关不断丰富电子“检务公开”、网络“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延伸舆情收集和应对的触角,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检察机关的公共形象和执法公信力也不断获得提升。  

    从软件统一到信息共享  

    由于检察信息化初期主要是各级检察院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建设和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分散建设、重复开发、多头管理和系统无法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这成了检察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009年全国检察技术信息工作会议对检察机关业务软件统一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统一工作必须坚持的“四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由高检院统一规划全国检察信息化的建设结构、应用模式,统一制定检察信息分类、归纳、整合、分析、评估、挖掘、运用等功能的相关技术规范、数据标准、功能需求和保密要求,统一开发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应用软件,建成统一的检察信息数据库,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推动并实现业务软件的全国统一,离不开发达、畅通的网络支撑。据介绍,截至2012年9月,全国已有98.9%的检察院联入专线网,99.1%的检察院建成局域网。网络的普及为业务软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和摸索,2012年8月,高检院党组通过了《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开发方案》,决定开发融办案、管理、统计于一体的统一业务软件。最新消息显示,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试点培训和部署工作在山东省试点检察院顺利完成,软件于今年2月份在各试点院正式上线运行。  

    并指成拳,不但能突破瓶颈,更能彰显合力。随着各政法机关和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地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的努力,已从几年前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检察机关通过上下级之间,以及与其他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之间,构建内、外、纵、横多个维度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共享、联网查询、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共同预防、监督配合等工作,在确保诉讼公正前提下,实现诉讼效率最大化和检察监督效能的进一步优化。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在今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讲话中特别提到政法机关要加强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曹建明指出,检察信息化整体规划已纳入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及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  

    2月1日起,经过4个月试运行,苏州市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全面开通,这意味着公检法司等部门全程网上办案在苏州全面施行。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检院到基层检察院,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共识不断加深,加强检察经费保障上形成的合力不断加强。检察信息化建设,任务虽艰,前景光明。  

    风好正是扬帆时。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