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邻水检察院立足未检工作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刘德华 吴远明   发布时间:2013-03-29 09:46:50


    2012年以来,四川省邻水县检察院在未检工作中切实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托“捕诉防教”一体化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未检职能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立足自身实际延伸检察触角,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该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不断完善不捕、不诉说理机制。对于不捕、不诉案件,将案件事实与证据、犯罪构成、法律依据、逮捕和起诉必要性作为说理重点,既向被害人阐明不捕、不诉理由,也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明其行为性质及社会危害性,最大程度降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环节产生涉检信访的可能性。2012年,该院共对17名未成年人不予批捕,对12人不起诉,没有出现一例因被害人不满而进行上访的案件。

    该院注重抓住四个环节依法开展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和解,促进矛盾及时化解,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程度减少社会对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判断和解的可行性;二是充分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确保和解的自愿性;三是开展“检调对接”搭建和解平台,确保和解的及时性;四是回访督促落实和解协议,增强和解的实效性。2012年以来,该院未检部门共促成10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为当事人挽回损失30万余元。

    该院注重强化跟踪帮教,着力促进不捕、不诉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该院积极探索对无逮捕必要而不予批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管方法,发动社区干部、民警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共同实施监管教育。2012年该院不予批捕的17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无一脱管、漏管,在接受处罚后也能尽快回归社会。该院不断完善对被相对不起诉人的跟踪帮教措施。主动与不诉未成年人所在地派出所、社区(村组)、学校及近亲属加强联系,建立共同监督和帮教社会体系,助其早日回归社会。2012年以来,该院对作出相对不起诉的5名未成年人均进行了跟踪帮教,设置了帮教台账,建立了帮教档案。其中, 2人已参加工作,3人仍在校学习。该院还借力多方力量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考察。2012年以来,该院共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件7人启动附条件不起诉,通过量身定制帮教考察方案,联合公安、司法、街道、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加强监管帮教,确保教育考察取得实效。

    该院注重调研预判,着力提高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整体水平。该院结合未检办案,密切关注与社会管理创新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现象背后的根源,作出形势预判,并形成报告,及时报相关领导参阅。2012年,该院针对开展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成年人侵财类案件呈高发态势等开展调研分析,形成调研材料并及时报送,为领导决策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提供参考。该院还充分运用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堵塞漏洞、规范制度。2012年,该院结合校园聚众斗殴案件多发的情况,及时向发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在校高中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建议学校设置校园警务室和巡逻队,深得被建议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好评。2012年以来,该院结合未检办案共向相关单位和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5份,均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了回复。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