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检察队伍职业化建设破题关键在顶层设计
作者:赵阳 卢杰 发布时间:2013-04-02 09:58:09
“这次会议有很多干货,对基层检察院来说,很解渴。”3月27日,刚刚在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暨第五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颖彧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检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下一步队伍建设总体目标、内容、措施均提出了明确部署。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如林明确表示,当前,要着重破解专业化和职业化两大课题。 保障办案质量需真本事 长春市南关区检察院荣获第五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这是张颖彧4年之内将第二个检察院带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行列。 “我真是尝到了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甜头。”张颖彧说,前不久,南关区检察院接到举报称,某村土地拆迁补偿中村干部有行贿、受贿行为。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却因涉及众多领域变得十分复杂。 张颖彧说:“这起案件在涉农案件中比较有代表性,那就是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办案有一定难度,也对检察干警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努力,案件很快取得突破,6名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批捕起诉。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保障办案质量首先就要有过硬的本事。”在张颖彧看来,专业化是检察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而基层检察院人才素质状况,又制约着检察工作的开展,影响到检察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几年来,南关区检察院全面推行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开展“转观念、精业务、强素质”、“每月一讲”系列培训活动,促进了全员素质的提高。再辅以案件质量评比、法律文书制作评比、庭审观摩评议、网上办公办案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干警成长为专家型人才提供了机会和平台。目前该院已有8人被评为“全省检察业务尖子”、“全省检察岗位能手”。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侯智也是队伍建设的行家里手。数年前他还在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任职时,该院反贪局就曾获得全国唯一“双十佳”称号。此次,他又把东丽区检察院带进了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行列。 侯智告诉记者,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抓到了问题的要害”,“如果检察干警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法律功底,就不能驾驭日益复杂的执法办案局面,检察公信力也无从谈起”。 整体推进人才开发战略 与以往不同,此次会议召开前,6份关于检察队伍建设的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就已发至每位代表手中。不少与会者表示,此举表明最高检推进过硬检察队伍建设的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之大。 事实上,检察机关开展队伍专业化建设早已进入“进行时”。特别是近5年来,在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下,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检察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编制管理、职业保障等改革,以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具有检察特色的队伍管理制度机制。 但在专业化建设水平方面,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与会者普遍认为,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基层检察院人才整体素质,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整体推进。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朱隽说:“一位法科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到检察院工作,直到退休,至少有30多年工作时间,我们的制度设计要体现合理的激励机制,更加向基层倾斜,能够让年轻干警真正把检察事业作为终生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最高检提出,要打造人才战略高地,采取公开选拔、推举任职、定向借用、专家学者挂职等方式,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进一步严格职业准入,使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等达到一定比例。 强化保障确保公正履职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检察干警职业化建设已经引起中央层面关注,目标之一就是要营造干警不因公正廉洁执法受到打压等不公待遇的环境,确保检察人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最高检也提出,要大力加强和推进检察队伍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这方面,各地检察机关已经作了大量探索,但破题的关键还在于“顶层设计”。李如林表示,最高检将准确把握职业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方法途径,注重与国家干部人事管理和制度改革相衔接、与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相结合,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扎实推进,稳步实施。 作为职业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呼唤多年的“分类管理”制度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制度设计要体现改革性与继承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一些与会者表示。记者了解到,针对“分类管理”涉及的问题,最高检将进行专题调研,择机出台配套措施。 来源:
法信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