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钟坚:如何建立基层检察机关的"三个自信"
作者:钟坚   发布时间:2013-04-03 09:34:5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党90多年奋斗历程所积累的信心和底气,也为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开展新形势下的法律监督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信心。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坚定“三个自信”,笔者认为,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基层检察机关的文化自信、队伍自信、履职自信,并将这三方面作为实践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试金石。只有坚定了自身的“三个自信”,才能更加坚定我们党的“三个自信”。

   一、文化自信是检察工作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软实力,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它通过长期积累和习惯而形成相对固定的观念,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检察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自信既是检察工作的外在形象,也是检察工作的内在推动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地区都能提炼出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层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的最基层,对所在地区文化内涵的吸取最充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方式等受地区文化的影响也最大。检察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在检察机关内部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并成为促进检察机关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建立文化自信,通过文化自信引领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建立文化自信,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和借鉴。比如,广东有“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梅州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客家精神,要注意借鉴这些高度凝练的具有时代特性的优秀文化精髓,塑造完美人格,树立优秀品质,指导自身工作。

    二是树立自身检察文化品牌。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强调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一个具有高素质文化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可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没有检察文化作支撑的队伍,也是不能胜任职责的队伍,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创新检察管理体制,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精神财富。积极向上的、先进的检察文化对培育检察干警现代司法理念和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树立自身检察文化品牌,才能造就一支敢想会干,有战斗力的队伍。在日常的检察工作中,应注重提炼有助于升华思想境界,有助于实际工作的检察队伍的优秀品质,如求真务实、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等,通过名言警句上墙、发送手机短信息等形式,在楼道、电梯内等场所设置电子显示屏,让干警随时随处可以感受文化熏陶,还应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育检活动,如书画、摄影比赛、球类比赛等,注重培养、发现本集体的优秀品质,提炼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对干警的内心世界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增加正能量,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二、队伍自信是检察工作的发展基础

    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的永恒主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检察机关打击犯罪,惩治腐败,造福人民,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全体检察干警,两者的关系就如地基与高楼大厦,如果地基打得不坚固,那么,高楼大厦也迟早会倒塌。因此,必须建立队伍自信,打造高素质、有担当的检察队伍。

    一是树立执法为民观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工作的宗旨。一支检察队伍能否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首先看这支队伍有没有坚定执法为民理想信念。人民群众就是我们最大的依靠,这是建立队伍自信的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基层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接触群众的窗口,审查起诉、批捕部门及控申接访等部门,直接或间接地面对群众,执法办案过程中,对群众的态度如何,是不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然而,在今天,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执法办案人员并没有将这一优良传统很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官本位”思想主导着大家的头脑,应付了事,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损害了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要建立队伍自信,检察机关干警务必摒弃错误思维,以“执法为民”为指导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服务民生,为民纾困,在执法过程中进一步强调检察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克服就案办案的单纯执法理念,把关注民生、体恤民情、保障民利、维护民权、赢得民心的“民本”意识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

    二是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在总体上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后,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紧迫。这就对检察队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练就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建立检察队伍自信的重要条件。实践中,一要注重教育培训,不断强化队伍的业务能力,针对年轻干警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但实际业务能力弱的特点,多组织业务能力培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既要把年轻干警送出去,接受教育培训,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同时又不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到本院开讲座,培养专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通过自身刻苦钻研和专家教授的指导,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二要多组织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办案能手等业务竞赛,以赛代练,从中发现优秀人才。

     三、履职自信是检察工作的根本保障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主题,也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主要手段,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源自对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职务犯罪行为的坚决查处和有效预防,有效打击刑事犯罪,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等职能,取信于民,树立权威。

    一是加大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在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加大惩治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这也是建立履职自信,树立检察机关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站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更加主动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在查处职务犯罪的同时,加强预防教育工作。“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结合办案加强对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创新预防职务犯罪方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二是增强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社会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直接关系投资环境的好坏和影响投资者的心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园区犯罪和重大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做到快捕快诉,及时介入重大疑难案件,保证办案质量,尊重和保护人权,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创造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