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以案说法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雇员上班期间打伤人,雇主是否担责?
作者: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 姜祖伟   发布时间:2013-05-07 10:53:51


    【案情】

    刘东系东华商城雇佣的销售人员,主要负责引导顾客选购商品。刘东和陈华系邻居关系,但因为房子相邻权纠纷问题不和,2012年5月12日陈华到东华商城选购商品,恰好由刘东导购,在导购时陈华以刘东服务态度不好为由对刘东恶言相加,随即刘东对陈华大打出手,造成陈华重伤。2012年9月10日县检察院指控刘东犯故意伤害罪,向县法院提起公诉。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陈华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经法院判决刘东应当赔偿损失,但判处赔偿的数额不足以弥补其损失,原告欲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雇主东华商城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于雇主是否应对雇员上班期间因犯罪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是否应当赔偿,存在不同观点。

    【分歧】

    对本案处理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雇主东华商城应当对受害人陈华的损害进行赔偿。理由是:东华商城作为雇主,负有保障顾客生命安全的义务,并有义务管理教育其雇员,遵纪守法、执行规章制度。且刘东是在雇主东华商城授权范围内,从事雇佣活动中实施伤害行为,雇主与雇员关系属于内部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即雇主在无任何过错的情况下,仍应对其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行为负责,该立法目的就在于最大化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本案中,东华商城疏于管理,致使其雇员刘东上班时间对陈华实施暴力行为进而造成陈华受伤的严重后果, 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第9条中关于雇主责任的规定,东华商城应当赔偿。

    第二种意见认为,法院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刘东在上班期间殴打他人,明显违背了东华商城的意愿,更不是为了雇主的利益,不能认为是职务行为的自然延伸。刘东殴打陈华,这种行为本身已构成犯罪行为,与履行职务没有内在的联系,系个人行为。因此,雇主东华商城不应就刘东职务之外的犯罪行为承担雇主责任,应由刘东单独赔偿陈华的全部损失。但刘东殴打陈华的起因系陈华恶言相加,可减轻刘东的责任。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立法过程中规定雇主责任作为一种替代责任,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第三人权益,但是这种替代补偿应当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否则会无限制扩大雇主的责任承担范围,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雇员从事的行为是否与职务行为有关是确定雇主应否担责的前提。雇主承担的是一种替代责任,但承担替代责任的前提是雇员实施的行为必须是为了雇主的利益,能够为雇主预见,并且在预见的前提下能进行控制。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那么当第三人因雇员的行为而受害时,雇主就应当就该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本案中,刘东系东华商城的雇员,其殴打陈华的行为并非为了东华商城的利益,主因是本来就和陈华有过节。并且该殴打行为也脱离了雇主对其控制范围,该行为是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故应当由行为人刘东承担赔偿责任。

    从法律规定方面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就该法条中规定的“致人损害”的理解,应当理解为“民事范畴的致人损害”。该连带赔偿责任主要是基于社会公平方面进行考虑而设计的一种风险分担机制。而本案中刘东已经法院判决,承担的属于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中,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属于自由意志及责任自负,故该条规定的“连带赔偿责任”不应当扩大到刑事犯罪导致的损害后果赔偿之中,本案中虽然刘东单独对东华商城提出了民事赔偿,但该赔偿的产生是由于刑事犯罪所导致的,故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关于雇主的责任规定不应适用于该案件。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责任编辑: 李亨通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