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以案说法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重整期间管理人亦可行使破产撤销权
作者:杨良发   发布时间:2013-07-19 15:53:57


    【案情】

    杭州姚江公司与江西抚州新时代公司为关联公司。2009年4月13日,姚江公司与新时代公司向方某借款1200万元。同年6月16日,新时代公司与方某签订抵押合同,约定由新时代公司所有的3#及5#楼房屋为姚江公司、新时代公司向方某借款进行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

    2009年9月24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根据新时代公司的申请,依法裁定新时代公司重整。

   重整期间,新时代公司管理人以新时代公司上述抵押担保行为是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一年内为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符合《破产法》有关规定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撤销新时代公司为方某提供的抵押担保。

    【分歧】

    在重整期间,抵押权人不能行使抵押权的情况下,管理人能否行使撤销权的问题。在审判实务中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破产法》第三十一条关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规定只适用于破产清算程序,不能适用于重整程序。根据《破产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在重整期间,债权人应当暂停行使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所享有的担保权。债权人在重整期间既然不能行使其担保权,管理人行使撤销权没有必要。如重整计划能顺利执行,重整得以成功,债务人企业获得新生,抵押权人的权利就能得到实现,管理人行使撤销权就显得毫无实际意义,甚至有可能会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

    第二种意见认为:《破产法》第三十一条关于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规定同样适用于重整程序。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重整程序亦属于破产程序之一,破产重整制度是我国《企业破产法》建立的一项新制度。债务人在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对其新的债务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性,可依法通过法定的强制破产保护,在重整期间免受保全和执行措施,与债权人就债务问题进行协商,豁免或延期支付部分债务,从而获得重生机会。

    企业重整目的即寻求破产保护,要求普通债权人减免部分债务,只不过是在重整条件下普通债权人债权清偿率,要高于破产清算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而债务人的财产设置抵押担保的状况,关乎着普通债权人的债权清偿比例,债务人的财产设置抵押担保的越少,相对普通债权人来说,不管是重整还是破产清算,其债权清偿比例就越高。

    我国《破产法》第三十一条关于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规定,其立法目的就是防止债务人企业在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其资产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情况下,擅自满足个别债权人的要求,处置企业资产,从而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

    我国《破产法》虽然规定在重整期间,债权人就债务人企业担保财产暂停行使担保权,担保权人在重整期间其担保权暂时无法实现,但其担保权的存在,会影响管理人在制订重整计划草案时对普通债权人债权清偿比例计算。所以尽管在重整期间,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暂不能行使抵押权,其抵押权的存在对普通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规定同样适用于重整程序。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张红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