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单亲儿童权益保护的现实障碍及对策
作者:莫田华 发布时间:2013-08-28 14:51:36
近年来,随着离婚纠纷的高发,导致越来越多单亲儿童的出现。而在农村社会,由于落后的社会观念、低下的生活水平、破碎的家庭环境,导致农村单亲儿童的权益极易受到不正当的侵害,极大的妨害了农村单亲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单亲儿童的权益保护面临的障碍主要有:一是父母离婚后,其中一方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极力规避。很多父母离婚后,女的改嫁他乡,男的则外出打工,留下子女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看。自己本身不积极履行教育、照看、抚育的义务,甚至还积极的回避给付抚养费等法定义务,危害子女的健康成长。二是继父母对继子女身心的非法侵害在农村社会较为突出。受传统落后观念影响,一些素质低下的继父母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继子女,常常发生侵害继子女身心健康的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三是在农村社会,歧视、抵触、挖苦单亲儿童的现象较严重,不良社会风气对单亲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四是单亲儿童自身的因素导致对其权益保护产生困难。这些单亲儿童大多比较敏感、自卑、脆弱、孤僻,这样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在这样离婚率高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关注好、保护好这些单亲儿童的合法权益,让其能够得到健康良好的成长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每一个家庭积极行动才能有所成效。 首先,政府部门应探索建立保护农村单亲儿童的工作机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积极作为、有效作为,主动、全面、及时的保护单亲儿童的合法权益。对单亲儿童的生活、就学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动态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救助,确保他们能少有所养,学习、生活无忧。政府的妇联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村委干部等应积极协调,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积极行动,主动作为。 其次,司法部门应强化对单亲儿童的权益的保护力度和主动性。对侵犯单亲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应积极作为,予以及时、坚决的打击。单亲儿童的维权意识、维权能力较为低下,对于侵犯他们合法权益的行为,一旦发现,应予以启动相应的司法救助机制,给予他们必须的、相应的司法救助和司法保护。 最后,舆论媒体应强化宣传和监督,多关注、报道农村单亲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多曝光侵犯儿童权益的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发动全社会一起关注农村单亲儿童问题,让全社会都给予农村单亲儿童必要的爱心和保护。 (作者单位:广西荔浦法院马岭法庭) 责任编辑:
张红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