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立法> 动态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恶意诉讼危害大 专家吁立法规范
作者:马宝军   发布时间:2013-09-02 15:25:35


    近年来一些虚假诉讼甚至恶意诉讼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内法律界专家学者认为,恶意诉讼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还可能滋生司法腐败,损害司法效率与权威,践踏社会的公平正义。应增加立法规范,逐步建立全方位治理恶意诉讼的措施。

    由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中国城乡发展与法制研究中心和国资委《市场观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恶意诉讼的治理与防范法律研讨会”9月1日举行。会上,专家通过分析案例认为,防范和治理恶意诉讼需要立法的支持、司法系统内部的规范以及社会诚信机制的完善。

    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以虚假的事实提起诉讼,利用诉讼获取自己不正当利益的诉讼行为。实践中,恶意诉讼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容易出现假案错案。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孙江认为,要实现对恶意诉讼的有效遏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理念,增加立法规范,严格立案程序的诉争性审查,强化调解和撤诉案件的合法性审核,更加明确恶意诉讼识别标准,逐步建立全方位治理恶意诉讼的措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认为,从根本上防范和治理恶意诉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