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鸦饮水中的“跳出定式法”
作者:唐星东 发布时间:2014-04-30 09:36:37
给家中的小外甥讲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孩子睡着了,我的梦“醒”了。 通过故事得知,思维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中,在长期的思考实践中,运用经验和阅历去探究未知问题的大脑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思维定势。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升自己发散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在我们生活当中,通常惯用“定式思维”,而很少探究“逆向思考”,其实换一个角度或许能帮助我们驾轻就熟地解决某些现成问题,认识某些相似的事物。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就如同故事中的乌鸦,要是坚持用嘴对着瓶口喝水,这就不可能满足自己“饥渴”的欲望,它的转念,用石子堆砌、引水上升的办法却不失为良策。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程式化的构思成为大脑思考的主流方式,有必要跳出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律就需要创新意识,“跳出定式法”来源于多角度思考,这能帮助我们克服思维单一、模式固化的缺点,使我们的思维更灵活、多变、敏捷、准确,拓展我们的思路,并由此寻求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新的角度。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却是生命。我们的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确是跳跃。记得有次我出考题给小外甥,我说:某铺路工程公司,7小时铺路5千米,照这样计算,该公司42小时能铺路多少千米?孩子看到“照这样计算”就习惯性地按平常的思路求解,但问题在于“5÷7”不能整除,就认为不好解答此题。其实,此时这正是另辟蹊径、激发孩子求异思维的好机会。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转换角度进行数量关系的再思考,从而突破思维定势。可问:“从工时上想想,42小时是几个7小时?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这样思考分析后,孩子茅塞顿开,问题迎刃而解,列式为:5×(42÷7)=30。 清醒的时候做事,糊涂的时候转换角度,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做法是愚昧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开发自己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你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想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靠自己走下去,不是你倦了,就会有温暖的巢穴;不是你渴了,就会有潺潺的山泉;不是你冷了,就会有红泥小火炉。如若事事都这样顺利大概就不需要这个“跳出定式”了,生活中卖冰棍的老妪用棉被来防止冰棍融化;司机们用反光镜来观察车后情形;其实这都在“跳出”,也算是一种“自我突破”。 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才会开发运用“跳出定式法”,永葆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
李雨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