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枪手”法官吴畏
作者:云舒 冬雨 发布时间:2014-06-04 09:51:21
吴畏,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法庭的一名年轻法官,去年的“办案状元”。从2012年6开始独立办案至今,他已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690件,调撤率达68%,今年的办案数量又稳居全院第一,已办结190件,是法院有名的“快枪手”。由于工作出色,吴畏先后被无锡中院评为“青春榜样”和“审判能手”。 开发区法庭每年受理案件量较多,但办案人员少。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对吴畏来说,时间好像永远都不够用,特别是外出办案,要做和时间赛跑的人。 今年4月20日下午,他和书记员带了5个案件出发去山西,原计划4月28日回宜兴。太原交通很不方便,幸好碰上来此出差的表兄,为省时间,借表兄的车用了6天,他和书记员两个人轮换开。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奔波,每天早上7点从太原出发,跑了六趟160多公里外的孝义县,跑了两趟300公里外的柳林县,终于把冻结、查封等诉讼保全措施一一办妥。正收拾行李准备返程,一当事人来电表示愿意调解,他立马改签机票,推迟返程的时间。4月30日,另外两个案件当事人也提出调解方案,于是改签的机票作废,买了5月2日飞南京的票。在赴柳林调解一个案件时,又因来回路途遥远,飞机票再次改签至5月3日,比原计划晚回了5天。出来时就带了一套换洗衣服,穿在身上都有“味道”了。辛苦的背后,收获是满满的,5件案件有4件调解结案。吴畏说,这太值了。 每一次出差,吴畏都视为自己的特别“旅行”。去呼伦贝尔,五天六夜,他瘦了8斤;在杭州打不到车,没带伞,冒雨赶路淋成了“落汤鸡”。 他也习惯了“赶时间”的高效率工作状态,刚独立办案那会儿,为赶时间,书记员的活他也抢着做;为赶时间,他是法庭每天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为赶时间,深夜10点他还在伏案写判决书。“能当天结案的决不拖过夜”,他如此要求自己。 吴畏来自农村,出身贫寒,面对基层老百姓,他感同身受,他深知老百姓生活的疾苦和不易,深知公平正义对老百姓的重要。一位长者把自己打工挣的50万元钱借给了雇主,后来雇主因欠款太多躲了起来。吴畏受理这个案件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雇主,一次次耐心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雇主被法官的精神所打动,悉数还清了这笔欠款。拿到钱的那一刻,那位长者落泪了,而吴畏则开心的笑了。法官的特殊使命,让他多了一份担当。去年春节前,吴畏意外受伤,造成右脚跟腱断裂,为不影响工作,他坚持保守治疗,每天拄双拐上下班,3个月后,双手和左脚都长出了厚厚的老茧。有一次开庭,他轻轻地把双拐放在一边,一个陪审员在旁边小声嘀咕了一句:残废人?怎么招进来的?开完庭,他乐呵呵地告诉那位先生:“我进来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很健康。”几个月下来,他的当事人都称呼他“铁拐法官”,他听了心里热乎乎的,特有成就感。比起求学时代的苦,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读初中时,生活在黑龙江龙江县一个偏远山村的他,由于家庭困难无法供他继续读书,成绩优异的他不得不放弃学业,黯然辍学在家一年,他务过农、放过羊……苦难让他比同龄人更坚强。2005年,他以高分考取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他通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宜兴法院工作;2010年,他以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3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律硕士。 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法官,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别人看到的是数据和荣誉,自己面对的是群众和良心。 责任编辑:
刘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