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杨庆章法官的一年
作者:朱利军   发布时间:2014-06-11 10:54:34


    为期一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应该怎么做?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静等时间流过?还是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为当地群众做实事、谋福祉,只争朝夕?云南省腾冲县人民法院干警、腾冲县中和镇勐蚌村2013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杨庆章给出的是下面的答案。

    扶贫济困送温情

    勐蚌村地处深山,全村839户群众中还有不少因病、残、亡返贫的特困家庭。杨庆章知道,在短短一年内,凭一己之力让所有特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到勐蚌伊始,他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从最困难的帮起,做成一件算一件,能帮一人是一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杨庆章开始了东奔西跑、四处“化缘”的日子。一年来,杨庆章共筹集到款物4万余元,帮扶贫困学生、困难群众40余人。郭家寨村的小郭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杨庆章拿出3000元工资助其圆梦大学;热水塘村陈氏小姐弟父母双亡,杨庆章为他们筹集到3000元的学费和困难补助;花坝村龙某身带残疾,生活困顿,杨庆章从民政局为他协调到生活补助1000元;勐蚌村6名年老党员生活贫困,杨庆章四处筹集资金7000元、自出工资2000元,给他们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助;寄宿于勐蚌完小的打板箐村傈僳族小学生家庭困难,求学艰辛,杨庆章向民政部门汇报,为孩子们争取到35张棉被和3000公斤大米,让孩子们吃饱睡好……一桩桩、一件件,杨庆章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做成一件算一件,能帮一人是一人”的目标,而勐蚌群众也从杨庆章的不懈努力中感受到了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爱民、护民、为民、利民的拳拳爱民心。

    携手共寻致富路

    勐蚌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山地多、田地少,没有集体经济,没有特色产业。如何才能结合勐蚌村的自然环境特点,为村民们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驻村期间,杨庆章走遍了该村八寨十五组的山山水水,走访村民1000多人200余户,深入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在调研中,杨庆章了解到该村有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石斛种植。石斛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其种植条件对气候、海拔、土质结构要求非常高。勐蚌地处深山,无污染、水质好、土壤肥,非常适合石斛种植。杨庆章分析认为,石斛种植对勐蚌村村民来说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致富路,如果这些先行一步的村民石斛种植成功,将会给勐蚌村民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此,杨庆章决定充分发挥自己人脉资源多、信息来源广的优势,帮助这些村民发展石斛种植。

    在调研中,杨庆章了解到由于种植技术滞后、病虫害防治不力、销售盲目、投入多见效慢,这些种植户已越来越没有信心。为帮助种植户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寻找销售渠道,杨庆章自筹经费,带领种植户们到其表弟在德宏州瑞丽市开办的集石斛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公司参观考察。在杨庆章的协调下,公司安排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授种植户们石斛种植、病虫害防治、石斛收储、后期加工等核心技术,向种植户们介绍销售渠道和种植前景。通过为期四天的参观学习,种植户们开阔了眼界,收获了技术,增长了见识,重拾了信心。虽然勐蚌村的石斛种植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杨庆章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要种植户们能坚持下去,逐步扩大规模,提高产值,石斛种植能让勐蚌村民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文化育民树新风

    勐蚌村文化设施少、利用率低,村民文化精神生活单一。除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外,村民读书看报、开展有组织的、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少,“小搞搞”的赌博成为一些村民的主要娱乐项目,赡养纠纷、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不时发生。

    杨庆章认为,要让勐蚌村真正发展起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他和村领导商量后,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改善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增购图书,增强村图书馆、阅读室开放时间,村干部带头读书,引导培养村民阅读习惯。另一方面,量体裁衣,克服资金困难,由村妇女主任牵头,请村完小教师指导,成立了一支50余人的村文艺表演队,每天傍晚带领群众在村广场跳集体舞,并自编自演一些以守法、忠孝、致富、和谐、环保为主题的文艺节目为村民表演,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再一方面,积极开展以尊老爱幼、和谐平安、诚信守约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到校园讲授法律知识课、到街头宣传法律知识和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到田边地头村民家中开展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一点一滴,逐步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

    通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农闲时间进图书室看书,夕阳西下到村广场跳舞、逢年过节看村文艺队表演已成为许多勐蚌村民们的新爱好;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大事讲法、小事讲情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文明、和谐、健康的乡村文化新风在勐蚌村蔚然兴起。

    为期一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结束时,杨庆章给自己的评价是“有憾无愧”。他说:“我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因为我万事已尽力;有憾于自己能力有限,为村民解决的实际问题太少,有负乡亲们的信任、厚爱和重托。”而勐蚌村民对他的评价则是:“他是真正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的好工作队员,我们都舍不得他。”



责任编辑: 刘敏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