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刑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男子买假文凭 25次骗取一公司老总205万被判13年
作者:马超 钱军 卢雨阳   发布时间:2014-06-23 13:13:41


    一个人被几乎同样的骗术骗一次、二次,甚至三次都可以理解,但在长达18个月时间内25次被骗205万余元,这个人还是一位公司老总。而偏他的人只有初中文化,其MBA的文凭是花6万元买来的。6月23日上午,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诈骗案,一审判处被告人吉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30万元,同时责令退赔赃款205万余元。

  今年37岁的吉某初中毕业后去部队服役,初中是其最初的原始文凭。据吉某庭审后称,退伍后,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花6万元“进修”获得MBA文凭,至于文凭真假及含金量则无法考证。不久,其又借高利贷买了一辆车,将自己打造成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

  吉某凭借这一身行头,加上其伶牙俐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高超本领,获得某机械集团CEO何某的信任和重用。何老板恰恰是一个容易轻信别人的人,他被吉某所展现出来的表象迷惑,逐渐对他的办事能力深信不疑,于是将集团和个人的很多重要事务都交给吉某处理。

  其实,吉某根本没有看起来那么风光,高利贷债主每天都在催着吉某还钱,为了及时还钱,吉某又借了其他高利贷,眼看着就要被逼上绝路了。恰在此时,吉某发现何老板并未对自己的身份、能力和财产状况产生怀疑,遂编造帮助缴纳相关费用、办理各种手续、打点关系或以借为名,向何老板伸手要钱。

  2012年8月1日,吉某谎称为何老板办理企业养老保险转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手续,骗得65000元。为了掩盖其谎言,又通过他人伪造了一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手册交给了何老板,很轻松地忽悠了一把。2013年9月16日,吉某以帮助何老板公司申请阿联酋国际专利为名,骗得11340元,何老板竟然没有对子虚乌有的国际专利产生任何怀疑。

  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吉某以申报高级经济师、高新技术企业、知名商标、工程师职称,省名牌产品、阿联酋国际专利等名义,先后25次骗得何老板人民币合计2051491.52元。

  事实上,何老板申办的不少事件,吉某骗取钱财后并未进行任何“打点”,但事件按正常程序取得的成功却与吉某所述“打点”存在一定时间上的巧合,让何老板对其更加深信不疑。吉某骗来的钱,全部用于偿还高利贷和奢侈的高额消费。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何老板发现吉某给自己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手册是假的,仔细想想之前吉某帮集团办过的种种手续,突然意识到大事不好,于是赶紧报案。时间已经太晚,吉某在案发后对自己诈骗的行为丝毫不否认,但其骗来的钱早已挥霍一空,根本拿不出一分钱了。

  海安县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吉某诈骗单位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吉某犯罪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吉某在庭审中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作出上述判决。

  至此,吉某从一个退伍军人沦落为阶下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而何老板只能眼睁睁看着吉某被关进铁窗,自己被骗走的巨款不知等到何时才能全部追回。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