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为信仰释放生命的美丽(上篇)
——记“时代楷模”、全国法院“最美基层法官”孙波
作者:吕爱哲 唐凤伟 段春山 朱丹钰 赵成江   发布时间:2014-06-26 13:20:53


“时代楷模”、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孙波。
  在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一鹤岗,有一位这样的“纯粹法官”,纯粹到只把办好案件、公正司法视为生命的支点,如同一块燃煤,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淡泊名利,不求回报。20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做一名平凡的基层法官,忠诚、公正是他的风骨,奉献、淡然是他的品格。

   他,就是被中宣部命名为“时代楷模”、被中央媒体和最高法院联合评选为“最美基层法官”的鹤岗市工农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孙波。

  “问君何能尔”?“信仰”使之然。
  
  上篇:公正廉洁  百姓眼中的“小包青天”
  
  孙波视办好案、办铁案为法官天职,从事审判工作20年,执着于还原案件真相,执着于追求法律的真谛,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890件,其中经他主审的430起案件,没有一起改判,没有一起超审限,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缠诉。

  几年来,在鹤岗,牵扯到全市百姓利益的非法集资诈骗案,轰动全市的原政协副主席雇凶杀人案,省内数个第一起新类型犯罪的公正审判,让30多岁的主审法官孙波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小包青天”。

  2008年10月,天达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老板”李某涉嫌非法集资、诈骗7亿多元人民币,涉案人员2600多人,案卷400多卷……审理这样一起案件,鹤岗市中级法院是第一次,孙波也是第一次。

  因为案卷实在太多,中院专门腾出一间会议室作为孙波的办公室。“案卷摆了一地,几乎再没有地方下脚。”那天,孙波买了一箱方便面、一条香烟,从家里拿了一只大碗、一双筷子,“住进”了办公室。

  这一个月里,孙波累了就睡,饿了就吃,睁眼闭眼都是案卷,在案件审结时却创造了一项纪录:连续吃住在办公室21天。有人称其为“疯狂21天”。

  “每个案卷都得一口气从头到尾细细捋,中间要是断了,要想重新捋顺,太费劲!”为了把握案件的各项细节,一个多月里,孙波看完了所有的案卷,而且写出了近20万字的阅卷笔录和相关资料,对于每一个涉案人员,每一笔资金,适用的法律和需把握的政策,他了然于胸,为此案的高质量审结奠定了基础。

  庭审时,审判大厅座无虚席,由于庭前准备工作充分,无论是对控辩双方意见的归纳,还是庭审节奏的驾驭等,都严谨有序,案件得以顺利审结。大批受害者旁听了庭审后,对法院能够公正裁判有了信心,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我原以为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都‘打水漂’了,没想到法院给我们做了主。”虽然这起集资案已经审结好几年了,受害人李某,见到记者,感谢法院的心情仍然溢于言表。

  2005年,鹤岗市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因审判人员调动等原因,急需补充人力,同时,也因人力不足,一时间积压了不少案件。为此,中院领导决定把业务过硬的孙波从六区两县的基层法院抽调过来清理积案,解决燃眉之急。

  “中院缺人,工农区法院就不缺人吗?”工农区法院提了一个特殊要求:“借调可以,但区里的案子也要审。”面对这样的条件,孙波居然答应了。这声允诺的背后是每年新增40多起案件的审理工作。

  当时,孙波在区法院每年大约需要审理100多起案件,平均下来3天一件,如果再加上中院的案件,一个人至少要干两个人的活。而中院处理的刑事案件,多为“三重案件”,即判决20年以上、死缓、死刑立即执行等重刑案——案件复杂,社会影响大,审理难度大。

  面对骤然增加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孙波想的不是苦和累,而是怎么把案子办好。

  问题还不仅如此,由于是“两头兼顾”,还有一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摆在孙波面前:工农区法院认为孙波被借调中院,担心孙波在工农区法院干不长,说不定哪天被中院正式调走,提拨干部再考虑孙波不合适;而中院因孙波编制在工农区法院,提职晋级时也没法考虑孙波,这样一来,孙波干活儿虽然“两头抢”,说到个人进步,又两边都靠不上。

  面对这样的尴尬,孙波也没想那么多,而是一头把自己埋在案件堆里,一心一意办好案件。

  因为卷宗不能带回家,白天又要开庭,孙波夜间阅卷是常事。一天凌晨,孙波还没回家,妻子刘桂华“恼了”,担心他累坏了,给他打电话:“什么工作非得你干啊?别人就干不了?不行就回工农法院吧,咱们不干了。”

  孙波向妻子辩解:“院里把清理积案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怎么能不小心谨慎地办好,如果有点闪失,对不起领导的信任啊。”孙波发自内心地说。

  白玉库原系鹤岗市政协副主席、交通局局长,曾经在鹤岗市“赫赫有名”,当时鹤岗流传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就找白玉库!”可见白玉库的“能量”之大。白玉库卸任交通局长后,和后任局长发生矛盾,遂雇凶杀人,将后任局长杀害。这起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因案情复杂,检察机关建议延期审理并补充侦查。由于半年多没有开庭,加之被告人白玉库身份特殊,在侦查阶段又因病一直保外就医,引起社会上风言风语,对法院能否公正审判此案产生了疑问。

  疾风知劲草,院里把这个案件交给了孙波。为把案件办成“铁案”,孙波一遍遍翻阅、研究卷宗,核实证据,研究白玉库犯罪的动机、实施过程及案发后的行为。“遗漏一个细节,留下一个瑕疵,都会引发社会的躁动不安,我不敢、也不能不用心。”孙波这样说。

  开庭后第三天,此案就进行了公开宣判,认定白玉库犯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结果同步发布在媒体上。

  “法院敢碰硬!”原来对法院能否公正审理此案存有疑虑的群众说。

   “谢谢法院主持公道!”白玉库案受害人家属田某听到判决,潸然泪下。

  “主持公道”就得把心摆正,不为利欲所惑。孙波视司法廉洁为做事底线,20年来拒礼拒贿无数,所办案件没有一起不廉举报。其实,孙波从事审判工作后,有许多次“发财”的机会,有人允诺给他“好好表示一下”,也有人允诺帮他“改善一下生活条件”,换得被告人“从轻发落”但孙波都不为所动。

  工农区法院刑庭审判员申立红曾经和孙波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很长时间,她告诉记者:“孙波的性格随和,有的当事人以为他好应付,在办案中请他吃饭,或套近乎,许以好处,他都一一严词拒绝。对当事人送来的钱物,他一概拒收;当事人硬塞进家里或办公室的红包等钱物,他一律上交单位财务室,冲抵当事人应履行的赔偿义务。了解孙波的人都会对要给他送礼的人忠告,‘不要白费劲,这些在孙波那里是没有用处的’。”

  2006年3月,在处理一起涉黑团伙案中,被告人的哥哥揣着两万元钱找到了孙波:“留我弟弟一条命”,孙波拒绝了。没过几天,他又带着10万元找到孙波,又是碰了一鼻子灰。随后,当事人的亲属又找了孙波两次,增高了价码,但在孙波面前“依然不好使”。

  最终,这个案子因为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被告人并没有被判处死刑。事后,送钱的人评价孙波:“这人行,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都说‘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这话不对,你看人家孙法官,一口水都没喝过咱们的,不是照样把案子办得让人服!”

  白玉库案件的受害人家属田某每次回忆起当初找孙波的情形,都敬佩不已:“当初我心里没底,就来法院找到孙波,孙波和言悦色地对我说,嫂子,你放心,这个案子不仅你关注,全市百姓都关注,我一定会依法办成铁案的!”田某说:“孙波话说得很好,但我心里还是不放心,你想,白玉库的朋友曾经找到过我,要给我一大笔钱,那真是一笔巨款,不少人可能一辈子也挣不来,我就寻思,这人能找到我,还能找不到孙法官说情?鹤岗就这么大个地方,找个人牵线搭桥还不容易,何况白玉库社会交往那么宽。可判决下来,我才知道孙波真是为民作主,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有利诱,也有威逼。

  有一次,孙波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孙波,我知道你家住哪,你爸妈住哪,你家孩子在哪上学。我们家的案子要判偏了,我弄死你全家!”

  “我是法官,还能怕罪犯?还能怕威胁?”孙波厉声说道。

  妻子刘桂华在一旁听到孙波的回答,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事”,再三追问下,孙波才将这件事告诉妻子。贤慧的妻子知道真相后,没有担心自己,倒是担心孙波和孩子的安全,劝孙波别因“硬碰硬”招致不测,孙波对妻子说:“罪人得不到惩处,那法官就是罪人。”

  孙波自从事刑事审判工作以来,先后参与审理刑事一、二审案件1800余件,在他主审的410起案件中,无超审限案件、无改判案件和上访缠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8%。

  回首往事,孙波这样向大家倾述心声:“法律的力量在于正义,法官的责任在于公正。办完每一个案子,我都会反思当事人是否得到了公正待遇、判决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庆幸的是,这些年,无论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还是在当事人的威胁恐吓面前,我始终做到了审理的每一个案子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责任编辑: 力蒙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