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执行工作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博望区法院执行“攻坚战”执结标的6千余万元
作者:陈苗苗 马中法   发布时间:2014-12-29 16:10:58


    自2012年12月挂牌成立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法院求真务实,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案件质量、效率和效果。截至2014年,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04件,执结494件,执结标的6169万元,执结率为98.02%,审限内结案率100%,案件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到位率一直位于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专项执行,消化历史遗留积案

    原县法院丹阳人民法庭、博望人民法庭办理的执行案件,经市中院指定,由博望区法院重新立案执行。一定程度上,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满意与否决定了对法院工作的评价。挂牌办公后一个月内,即开展了“春节前后执行专项活动”,利用部分外出的被执行人春节期间陆续返乡的有利时机,重点执行民生案件和弱势群体案件。期间,共依法传唤被执行人130余人次,查封、扣押财产60余万元,执结38件,执结标的97.7万元,其中当事人为弱势群体的案件4件,执结标的3.4万元;申请人为本地企业的案件18件,执结标的63.7万元。鉴于遗留案件多、执行难度大、执行干警少,2013年4月起,开展了“协力大执行”活动,由分管院领导牵头指挥、执行局统筹协调、各业务庭联合行动、综合部门保障配合,举全院之力化解执行积案陈案,执结案件217件,其中执结了以申请人张某追索货款案件为代表的30余起十年以上执行旧案。在今年全市法院第一季度工作会议上,“协力大执行”被市中院命名为区法院的一个工作品牌。2013年9月,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金融机构专项执行服务活动”,执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69件,有力促进银行清收进程,减轻了银行不良贷款负担,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保障信贷秩序良性循环。

    突出重点,护航辖区经济发展

    博望区共有工业企业1700多家,某种意义上系因工业而建立的区。博望区法院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辩证地考虑问题,权衡各方利益关系,对企业慎用强制措施,防止和减少企业停产、倒闭、破产,尽最大可能保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企业债权人的案件,穷尽各种执行措施,尽快帮助企业回笼资金、收回债权。如在申请人马鞍山市中横胶合板厂与被执行人周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采取扣划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工资等多种方式,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得以实现。已执结申请人系本地企业的案件88件,结案标的1611万元。针对企业债务人的案件,对暂时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督促其制定还款计划,通过发展而偿还债务,分批分期履行;对有基本偿还能力的企业视情况采取以物抵债、分期付款等多种执行方式,灵活处理,尽可能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关注民生,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从立案环节抓起,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当事人避免执行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畅通绿色通道,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拖欠劳动报酬等民生案件优先执行。2013年下半年,执行局经全方位摸排财产线索,1个多月蹲点守候,变卖了被执行人秦某的晚稻,为李月东等11名农民追回拖欠长达2年的劳务费。2013年12月,根据最高院统一部署,开展了“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共执结涉民生案件97件,结案标的187万元,通过2次执行款物发放会,当场兑付执行款47万元。对特困当事人申请救助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并免除执行费。放宽对追索抚养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申请条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共救助特困当事人13案17人。积极向区委汇报,争取区政府支持,设立30万元的执行救助基金,建立执行救助制度,对因案件难以执行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救助,已为符合条件的30件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发放救助资金10.17万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平息信访为突破,切实化解执行难题。坚持分管领导亲自接访,法官带案下访,努力将涉执信访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8月,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信访接待室,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批转、处置,切实化解涉执矛盾。

    强化措施,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加大财产查控力度,专人负责对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查询。今年8月,又安装使用司法查控系统,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对查询到的财产,立即采取冻结、扣划、扣押等措施,予以有效控制。经多方查询财产线索,两次远赴外地执行,成功执结了申请人王永林与被执行人周某追索债权案件,市电视台《法与大众》栏目以“跨越世纪的执行”为题专题报道。加大执行力度,严厉制裁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强化执行的主动性、及时性、有效性,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截至12月底,共制发财产报告令350余件,查封不动产27处,扣押机动车6辆,对14名被执行人进行了司法拘留(其中12人在拘留期间履行了全部债务),对1个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单位予以罚款。针对故意躲避法院传唤的被执行人,利用早晚、节假日加班加点集中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大惩处力度,及时将“老赖”信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今年4月,率先在全市法院系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社会公布了首批32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会活动形成有效制约,敦促其主动履行义务。加大对失信惩戒的宣传和曝光力度,向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风险提示,今年第2—4季度,有27名被执行人在收到通知书后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到位标的额23.5万元。

    创新机制,提升执行工作效率

    试行悬赏执行。对于举报被执行人下落及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个人或组织,给予2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奖励,发挥民间资源优势,破解执行难题。已收到举报线索5件,依据举报执行到位3件。落实执行联络员制度。在设立的16个“法官便民联系点”,邀请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村(社区)民兵营长担任执行联络员,负责教育、引导辖区内的被执行人和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个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协助执行干警做好法律文书的代为送达或留置送达,见证法院采取的搜查、查封和扣押财产等措施,报告被执行人下落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做好执行中的矛盾激化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劝阻、疏导等工作。拓宽工作思路,巧借微信、QQ等现代通讯手段办案。在申请人钟某与被执行人黑龙江某保险公司、云南某保险公司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通过微信联系被执行人,以案释法,答疑解惑,避免了当事人舟车劳顿之苦,将当事人的费用支出降低到最小,使得赔偿款及时支付到位,极大地缩短了执行周期。《安徽法制报》头版以《南国北疆民生案  法官微信潮执行》为题,刊载介绍该案的执行经验。

    阳光执行,以公开公正树公信

    全力打造执行信息公开平台,让公开随时可见。依托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提升执行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执行工作公正高效运行。及时告知重要事项。将立案受理、财产查控、处分、款物交接等重要环节告知当事人,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实行执行听证制度。对案外人异议、不予执行申请和变更、申请参与执行分配和变更追加执行主体的案件,一律实行公开听证,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注重与社会力量的互动,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执行过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和了解执行案件进展情况,消除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疑虑,为矛盾纠纷的妥善化解奠定基础。自今年5月份起,通过随案发放《案件廉政监督卡》、电话征询、座谈走访、网络询访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接受监督的渠道和范围。同时,加大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典型案例直观地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效果,营造执行的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管理,力促执行工作“三化”

    强化管理,力争实现执行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紧紧扭住审判管理这个核心,狠抓案件信息管理、流程管理、层级管理,准确把握案件质效运行态势和质量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逐步建立起全员、全程管理体系。成立以来,案件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到位率、平均执行周期等质效指标一直位于全市基层法院前列。出台《关于完善“协力大执行”工作品牌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分案、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强“协力大执行”工作品牌,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促进执行工作创新发展。在办公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今年8月,院党组研究决定启动指挥中心建设。落实资金投入,采购、升级硬件、软件设施,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执行效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整治“六难三案”,大力开展执行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

    狠抓作风,夯实执行工作基础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召开疑难案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着力提高执行干警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执行法官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等不良倾向,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今年7月份的全院综合业务知识考试中,前5名中有4名是执行干警。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扎实开展司法廉洁教育、司法作风整顿等教育活动,要求干警严格对照“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的要求,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案件、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堵塞漏洞,防患未然。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导,着重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位干警热情真诚对待当事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打造团结宽容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干警的凝聚力、责任心和荣誉感。



责任编辑: 李静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