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徐州经开区法院打通便民惠企“最后一厘米”
作者:林一川   发布时间:2021-03-17 16:00:29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为基层司法提高服务水平指明了路径。近年来,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以案件审判为中心,以司法服务为半径,全方位健全以服务、普惠、保障、共治、防控为闭环的司法网络,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执法办案与基层治理精准对接、有机融合,打通便民惠企“最后一厘米”。

  “我认为水管网改造项目中要基于《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合理规划,不能超出规定进行决策。”近日,在金山桥街道金贝小区水管网改造项目民主议事会上,受邀参加会议的经开区法院网格法官马影代表法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避免了社区水管网改造中的业主与社区之间的法律纠纷。“法官就代表了法律,说话有理有据,就是能服众。”小区居民对法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纷纷点赞。

  “根据基层综合治理需要,我院在辖区6个街道(镇)791个基础网格设置服务点,全体干警入驻基层担任网格法官,承担化解矛盾、释法答疑、法制宣传、回访帮教、司法建议、民意沟通等职能,实行隐患台账管理,实时监测、滚动排查。”经开区法院立案庭庭长侯希斌介绍,2020年以来,该院网格法官共计前往村居参与基层综合治理72次,协助化解信访隐患48次,解决法律问题290余件。

  经开区法院为更好地进行现场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教育,解决家住偏远的群众到法院打官司交通不便、费时、费力等问题,以巡回审判为抓手,将就地审理、就地宣判、就地执行有机结合,在辖区各街镇、重大企业成立巡回审判点,构建以巡回审判点为圆心,以村居审判服务点“二点一线”为半径的便民诉讼同心圆,实现巡回审判全覆盖。

  在审理一起赡养权纠纷案件中,权益人王老太有五个子女,因老小刘某一直没能尽到赡养义务引起其他子女的不满,最终导致五子女对赡养义务互相推诿。因王老太已年逾八十岁,行动不便,民庭副庭长郭敏为王老太能免受奔波之苦,同时为取得“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决定在村委会进行巡回审判。最终,在村委会网格员和邻居的共同劝说下,子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担负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在服务企业方面,经开区法院主动与辖区企业联系,精准护航企业发展,探索建立司法确认机制、法商联动机制、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成功设立全国首家民商纠纷司法确认中心、全省首家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全市首个工商联调解委驻法院工作室。

  去年,经开区法院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晓梅在协鑫公司走访时了解到,企业有通过司法确认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该院党组迅速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民商事司法确认中心,用企业熟悉的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成本收益、理性妥协等观点和方式化解纠纷,把纠纷转化成交易的延续,实现纠纷处理与鼓励交易相结合,自治和法治相结合,法律和市场相结合。据了解,民商事司法确认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50余件,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200余万元。

  为将矛盾化解在诉前,经开区法院构建起企业内部调解、网格属地调解、工会专业调解、仲裁前置调解、法院诉讼调解五层大调解网络。经开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告诉记者:“针对不同纠纷的性质,我院及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和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使法院成为全区最大的纠纷解决平台、集散地和调节站,做到‘人尽其才、案畅其流’。”

  今年春节前夕,该院利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非诉化解的方式,化解了120户购房者逾期上房的纠纷,将百余名购房合同矛盾纠纷顺利化解于诉前,既圆了群众的安居梦,又解了企业的“庚子难”。“区法院注重从源头化解纠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大力气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司法联动,凝聚多方力量合力化解这起纠纷。”经开区政法委副书记李艳侠对该起案件的化解方式予以高度评价。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矛盾问题集中。只有发挥司法服务职能,找准问题症结,加强源头治理,采取多元化解的方式应对纠纷、防范化解风险,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打造良法善治营商环境,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经开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涛说。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1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