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院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孟村法院:一张桌一把椅 做足做活司法便民大文章
作者:刘黎明 魏岩   发布时间:2022-08-24 16:05:36


  近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全省首创、覆盖全县6个乡镇的“诉讼服务站”和“一乡一法庭”的辐射作用,在远离法院和交通不便的村庄村委会设立法官便民工作室,形成以法院机关驻地为中心,以“诉讼服务站”和“一乡一法庭”为平台,以村庄法官便民工作室为前哨的“全方位、无缝隙”便民审判网络。让群众零距离走进法律,让法官贴近群众。

  以前诉讼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必须到法院立案庭立案,然后再由立案庭将案件统一分配到各法庭审理。孟村南北地势狭长,地处偏远地区距离县城三四十公里,当事人仅立案一项,就要跑几十公里。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孟村法院要求法官转换角色,由原来的“坐堂问案”,变为走出法庭,送法上门。在偏远村庄的村委会设立了法官便民工作室,由法官不定期到工作室现场办公,调处纠纷,开展法律服务。并在“诉讼服务站”和“一乡一法庭”配备了远程办案设备,实现了“一次立案、一次开庭、一次调解、一次制作法律文书、一次解决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把案子解决好,极大方面了群众的诉讼,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对农村相邻关系、宅基地、债权、侵权等纠纷,与乡镇土地管理所、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的联动,构建起多元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行就地办案、就地调解。同时,充分利用村委会干部、当事人亲朋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让其参与到调解中来,配合法官对当事人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村民们经常三五成群地相约结伴来旁听,一件案子审理完了,群众的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也提高了,真正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除此之外,法官便民服务室还经常发放宣传材料、召开法制宣传会的形式,向村民们宣传法律知识,拉近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孟村法院还将现代通讯科技与法官便民工作室的实践相结合,将5G通讯、无线宽带上网等技术应用于审判之中,为每一个“诉讼服务站”和“乡镇法庭”配备了电脑、无线宽带上网卡、打印机等现代化装备,实现了就地办案、审判视频录制、即时送达裁判文书、录制播放现场勘验、证据保全、无法出庭的证人证言等视频资料功能。

  这只是孟村法院便民诉讼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孟村法院不断深化为民服务观念,加大为民、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大力弘扬“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司法作风,努力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腔热情办事,切实让受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落实了限时办结制,只要当事人的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立案大厅即为当事人迅速办理完登记、立案等全部手续,绝不让当事人跑第二次。对弱势群体、涉及民生的诉讼案件采取电话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方式,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积极推行诉讼引导服务,充分行使法律释明权,指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及时提醒当事人应注意的请求事项,固定诉讼证据,帮助当事人弥补了诉讼能力上的缺失。对弱势群体、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及时审查办理诉讼费的缓减免审批手续,让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与此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立案“窗口”功能,把搞好诉调对接、诉前调解作为工作的重点,密切与社会调解组织联系,互通信息,对群体性矛盾纠纷、家庭邻里纠纷和债务纠纷等,落实诉前调解制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阻止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

  人民法院是群众表达诉求、参与诉讼、解决纠纷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社情民意、服务群众、联系社会各界的桥梁。为此,孟村法院将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突出抓好作风建设,引导全体人员牢固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司法理念,着力培养平民意识,切实让当事人感到法官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和司法温暖。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