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刑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打孔盗油310吨 辽宁油耗子被判死刑
发布时间:2003-10-16 11:38:20


    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为了获取不义之财,竟然趁着夜深人静在国家输油管道上钻孔!一旦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失!记者昨日从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辽河油田中级人民法院于近日审理了一起近几年来罕见的团伙盗油案。偷油大盗侯兴文一审被判处死刑,另有两名案犯负罪在逃,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2003年2月中旬,台安县人侯兴文和冉某、宋某聚在一起,开了一个特别的“秘密会议”,他们将目光瞄向了台安县黄沙镇的一片稻田,这里有输油管道,过往的人流又少,他们要在油管上钻孔,建一个“地下”的采油厂,三人一拍即合。侯兴文随后出资购买了阀门、油管等作案工具,并指使宋某专门雇用了一个专业电焊工参与盗油。

  4月初的一天深夜,台安县黄沙镇金禾纸制品厂的东墙外,晃动着几个黑影。就在这一天,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公司沈兴段输油管道遭到了“厄运”。他们将铁管埋藏在地下,将输油管道中的原油引至金禾纸制品厂院内,后用油罐车将原油运至侯兴文开办的兴达化工厂。

  从这以后,国家原油成了侯兴文等人的“财源”,冉某和宋某二人通过这种罪恶行为,共为侯兴文窃取原油310.13吨,价值63万多元。侯兴文将得来的赃款50余万元,用于支付个人债务。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10月15日,辽宁省辽河油田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团伙钻孔盗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侯兴文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被判处死刑;被告人冉某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另两名案犯宋某和电焊工在逃。

  相关链接

  辽河油田是全国第三大油田,地跨辽宁、内蒙古13个市32个县,原油年产量为1350万吨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春至今,东北地区输油管线发生打孔盗油事件近百起,其中有6次造成重大跑漏油事故。其中2002年12月29日昌图站庆铁老线24号桩加800米处被盗,造成800多吨原油大量外泄,成为东北地区有史以来因打孔盗油造成跑漏原油最多的一次。盗油事件屡禁不绝的原因是金钱的诱惑。原油价格每吨在1600元以上,往往一个晚上就能盗来几吨原油。而输油管线一般都铺设不深(地下1.5米左右),而且都有明显的号桩标记,所以很容易被识别。



来源: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