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刑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离奇买官案 市委副书记百万元铺路
发布时间:2003-10-21 13:57:35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海南省工商系统“买官卖官”案已有了结果:省工商局原局长马招德因犯受贿罪被海口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涉案的8个工商局长也因受贿行贿相继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在该系列案尘埃落定之前,江苏省镇江市查处了一起离奇的买官案。

  陈耀南曾先后任江苏省丹阳市市委书记,镇江市市委副书记,徐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其在当地有着不错的口碑,这主要来自于他对丹阳市和镇江市工业的贡献。特别是陈耀南在任镇江市委副书记期间,在企业改革、引进外资等方面动了不少脑筋,花费了不少心血,镇江市落后的工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眼见着镇江市的工业企业一天天红火起来,陈耀南的心理开始有些不平衡了。

  为“扶正”费尽心思

  陈耀南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和业绩,理应得到提拔重用,却在镇江市委副书记的位子上整整呆了八年,迟迟提拔不起来。何时才能去掉头衔上的“副”字,就地“扶正”呢?

  除了陈耀南之外,还有一个人在为陈耀南的“扶正”而费尽心机。他就是镇江市委原副秘书长李贤志。李贤志多次的职务升迁是陈耀南一手操办的,他自然成了陈耀南的心腹。

  记者旁白:案发后,李贤志这样供述:“我给陈耀南办扶正的事是有原因的:一是对陈耀南感恩戴德,因为陈耀南对我的成长很关心;二是想找个靠山;三是想换个有权有钱的位置。”

  苦于没有钱财疏通关系,李贤志便瞄准了镇江新宏基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刘以江。他多次与刘商谈欲为陈耀南的职务升迁找门路,两人一拍即合。

  2000年秋季的一天,刘以江在北京做生意时,结识了一个名叫陈思宇的“重量级人物”。气宇轩昂、出手阔绰的陈思宇自称是陈立夫、陈果夫的后代,名义是台商,但事实上是国家“安全口子”上的人,工作中经常和中央领导接触。闻听此言,刘以江便诚惶诚恐地对陈思宇透露出想出资为陈耀南提拔找关系的意图,陈思宇很爽快地答应了。

  11月4日,李贤志接到了刘以江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得知陈思宇答应帮忙。他放下电话,赶紧向陈耀南汇报此事。陈耀南得知此消息后,心头一阵狂喜,甚至一改多年为官养成的矜持,表示愿意去北京与陈思宇相见。第二天,陈耀南没有向市委任何一个人打招呼就与李贤志一起上路了。

  到了北京,经陈思宇安排,陈耀南与“中央某领导人办公室副主任陈刚”会了面,说出了自己想扶正的意思。“这个事情还是可以办的。”陈刚说,“你准备一些材料,写一下你近年来的有关政绩,我拿给首长看看。”陈刚走后,陈耀南立刻打电话安排镇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蔡连银(陈耀南的另一名心腹),要求蔡立刻准备《几年来的回顾》等材料,发送到北京。

  疏通财路好买官

  陈思宇向刘以江、李贤志提出需要“就地扶正”费用150万元。李贤志不敢怠慢,他立即返回镇江,将为陈耀南筹资之事告知蔡连银,当天晚上,两人谋划了很久。

  记者旁白:为了建立一个更紧密的利益集团,也为了寻求一座更稳固的政治靠山、一把更大的“保护伞”,为自己的升迁、发财做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投资,李贤志和蔡连银决定自己去筹集这笔巨资,虽然家中难以拿出这笔巨资,但“路子”总是有的。

  第二天,李贤志来到陈耀南的办公室,说:“陈书记,在北京办事不比镇江,人家办这事要二三百万,刘以江还是比较帮忙的,不管怎么说百几十万还是要花的。”陈耀南沉默了一会,说:“我这里有一幅清朝的古画,你可以拿去送给他们。”李贤志说:“不必了,陈书记,钱不成问题,交给我和蔡连银来办吧。”陈耀南想,反正李贤志、蔡连银都是“自己人”,况且自己“扶正”以后也不会亏待他们,于是便答应了。

  李贤志和蔡连银一起找到了丹阳市一家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朱某,朱某曾经给陈耀南送过2.8万元,陈耀南自然也没有亏待他,一纸批文,便为他省去电费200万元。此时,见李贤志、蔡连银前来借钱,朱某开始尚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将巨款借了出去。为了表忠心,李贤志还特意从岳父家借来了人民币10万元。

  11月20日,李、蔡二人携带着筹集到的先期活动费用20万元人民币和4万美金来到北京。21日,陈耀南也赶来了。22日,陈刚传来消息,说中央某首长要于下午3点钟接见陈耀南,陈耀南喜不自胜。然而,等到3点钟的时候,陈刚说该首长因接见外宾不能来了,陈耀南心中十分不悦。过了几天,陈刚又说另外一名中央首长要接见他,陈耀南少不得又是一阵忙活,然而,再次是深深地失望。

  此后的一段时间,刘以江坐镇北京,联系“买官”之事,李贤志、蔡连银多次往返北京、镇江两地筹钱,并打探消息。12月中旬,得知事情已经办成后,李贤志、蔡连银又将一笔“跑路费”送给了陈思宇。至此,李贤志、蔡连银为陈耀南买官共花费人民币132万元和美金4万元。

    落空的“一枕黄粱”

  对于陈耀南来说,市委书记这顶桂冠只等他“探囊取物”了。到了2000年底,镇江市委调整领导班子时,陈耀南意外地得知,自己的名字不在名单之列,他的心一下子凉了。李、蔡二人也慌了手脚,不知所措。随后,江苏省委找陈耀南谈话,调他到徐州市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回到镇江后,他立刻找来李、蔡二人,详细地追问有关情况。

  李、蔡接着便向北京打电话追问此事,陈思宇的回答更令人失望。“调到徐州,只不过是个过渡而已,明年二三月份,陈书记就会回到镇江任书记的。”李、蔡二人自知向北京追钱已是毫无希望,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向借给他们钱的那家集团公司出具了还款协议。

  记者旁白:其实,陈思宇的真名叫侯万清,他并不是什么台商,只是辽宁省盘锦市一个初中毕业的无业游民而已。陈刚的真名叫孙德文,是混在北京的吉林人。面对陈耀南这样的大鱼,他们自然不肯放手。尽管骗子的手段是拙劣的,早已露出了破绽,但心怀鬼胎的陈耀南等人却想不到去核实一下他们的身份,官迷心窍的他们就这样被牢牢地牵住了鼻子。

  然而,此时的陈耀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这场闹剧中真正的主角;他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场闹剧中,因收受了李、蔡、刘等人代为出资为其买官的巨额费用,已触犯法律。直到被采取强制措施后,陈耀南还认为自己仅仅是“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而并非构成受贿罪。他正是假借李贤志等人之手去买官,心安理得地自欺欺人,被权欲推动着,一步步走入了犯罪的深渊。

  陈耀南来到徐州后不久,又不失时机地收受了万余元的贿金。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在此施展自己各方面的“才华”,2001年3月,便锒铛入狱了。

  日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终审判决,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陈耀南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来源: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