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民商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小伙打工三天遭断指痛 依法维权讨回公道
作者:刘万青 王建敏   发布时间:2008-04-30 10:41:24


    因为打工3天遭遇电锯断指,得不到赔偿,打工者李小庆走上了一年的维权路。“我没有想到,出事后同乡为了逃避责任,竟然否认我给他干活的事实。我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没想到反目走到今天这一步。”提起这场官司,李小庆露出一脸的难过与无奈。

    4月28日,笔者见到李小庆。他今年30岁,是甘肃通渭县来疆打工人员。四年前,他在新疆石河子认识了金某。“因为我俩是同乡,认识后就经常来往。”李小庆说,金某曾是老板,手下有10多个干活的人。去年3月,金某在石河子承包了一家专卖店的装修活,“当时他的工人因回老家还没回来,他就叫我先跟他干上几天活,说好每天工钱是50元。”李小庆说,因当时没有活干,他爽快地同意了。装修活从当年3月20日到23日,一共4天。李小庆说,“我们俩一起干到第三天下午时,金某考虑到活快干完了,加上我生活困难,就把4天的200元工钱提前一天给了我。”

    没想到23日上午干活时,李小庆遭遇电锯断指。回忆当时的情景,李小庆依然感到心有余悸,“那天金某有事出去了,我就一个人锯木板,没想到右手扶板过去了,左手还没往后移,只听咔的一下,一阵钻心的疼!当时我就知道两个手指头已经断了 ,手上全是伤。”李小庆被送到医院后,金某虽然为他交了4000元押金,但因3万元高额手术费两人都无力支付,李小庆被迫放弃接指手术治疗,只住了8天院,自己支出医药费171.8元和法医鉴定费605元,实在无钱支付只得被迫出院。

    “因为只有4000元押金,医院就把指头接成这样。”李小庆说着,伸出了残缺的左手。只见他的左手无名指只剩下一只关节,中指的末节与中节接在一起,永久性弯曲呈直角,已不能伸展。李小庆摸着乌紫的中指末节说,“这个接上的指头已经长死,没有知觉,影响干活不说,天冷天热根部的关节还特别疼。必须重新做手术把它切除。”李小庆的伤情经法医鉴定,结论为:左手无名指中节末节缺失、中指中节末节功能完全丧失。伤残为九级。

    李小庆住院期间,金某曾委托两人的朋友张某从中调解,金某提出给李小庆2000元补偿,但李小庆认为赔偿太少,双方没有达成调解。“本来我们俩家住一排房,我出院后,他就搬了家,我多次给他打电话,希望此事得到适当补偿,毕竟大家都是同乡。可是他只给我借了50元,就再也不管我了。”之后的日子,李小庆因为手部伤残,无法出去打工,家里还有妻子和不到1岁的孩子,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没钱打官司,他只好申请法律援助,希望通过法律得到救助。

    李小庆怎么也没有想到,法庭上,曾经的同乡好友竟矢口否认曾雇佣李小庆干活。金某说,“我只是租用李小庆的三轮电动车拉运木工工具,每次拉运我都付费,装修期间,他只是在我装修的店里转悠,并没有给我干活。出事那天早晨7点多,我们一起从家到店里,是让李小庆去把完工后的电锯拉回去。他是背着我打开电锯的,我并不知道。他受伤后,把他送到医院救治,是出于大家都是同乡,不能不帮。”

    因为双方各执一词,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还是租赁合同关系,官司打得很艰难。庭审中,通过证人证言,法院查明,李小庆住院期间,金某曾主动向李小庆提出调解但未果。法院认为,如果金某与李小庆不是雇佣关系,他主动提出调解与生活常理不相符,而李小庆的陈述更接近生活常理。由此法院认定了李小庆是在从事被金某雇佣的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事实,判决金某赔偿李小庆医疗费、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误工费、司法鉴定费等共计39738.5元。

    不愿支付赔偿,金某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新疆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通知了案件重要证人---专卖店店主出庭作证。经店主杨某证实:他两次去店里都看见了金某和李小庆在店里,并且两次请金某和李小庆去吃饭。李小庆出事当天,金某曾说了很多话,就是为了给李小庆治伤借钱的事。

    新疆兵团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两次开庭审理,多方调查核实,认定了金某的法庭辩解多处与常理不符。而李小庆的陈述前后一致,与证人证言相吻合,较为客观、真实、准确。中院认定:金某和李小庆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雇佣关系,因此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8年4月29日,拿到法院终审判决书的李小庆心情很复杂。“官司打了一年,今天终于有了结果。心里有高兴,也为同乡之间弄到这样感到难过。受伤后我再也没有干活,现在当务之急是拿上钱,去做手术,把残指切除,否则没办法干活。”   (以上当事人均为化名)

    法官说法:

    新疆兵团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王法官:本案的认定是通过合理推定,它来源于生活经验,也结合了当事人提供的一部分证据。这是日常生活经验和符合逻辑的推理。本案历经了两级法院审查,耗时一年,最终法院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值得借鉴的地方,是民工勇于为自己的权利锲而不舍地反斗争,其次,法院在双方证据都不太充分的情况下,运用了日常生活经验和逻辑推理,最后合理推定老板承担赔偿责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