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院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北碚法院:推动公众参与司法的六项机制
发布时间:2011-03-11 15:28:10


     光明网讯(通讯员 邓成江)     重庆市北碚区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加强民意沟通工作,广泛集纳民智,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司法活动,切实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是创新司法公开机制。北碚法院现有审判法庭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法庭审理在本院、一中院和市高院三级法院的同步录音录像,使法庭审理在阳光下进行。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该院推出的重大工作举措,特别是司法为民方面的措施;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的审理情况;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和法院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是畅通民意表达机制。在立案大厅设立意见簿、意见箱,公布专门电话、电子邮箱,广泛听取群众对审执工作的意见建议;扎实开展“三进三同”活动,院领导及全院干警深入基层、农村、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司法需求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院长邮箱功能,方便群众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向院长反映各种问题;开设联络人大代表的“绿色通道”,及时、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建立民意反馈机制。设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转交院领导批转相关部门办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当事人;对通过院长邮箱反映的必须处理的四类邮件,院长都认真做了及时回复和处理,切实解决了群众申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院党组专门开会研究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责成相关部门限期办理代表关注案件,并将办理结果予以及时通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四是健全人民陪审机制。严格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工作,突出人民陪审员所代表的广泛性和专业性,切实将素质高、能力强、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各界代表选为人民陪审员。强化人民陪审员的教育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庭后召开法官和陪审员互动座谈会、开展庭审观摩、邀请陪审员参加案例研讨等方式,提高适应陪审工作的能力;为人民陪审员配备了常用法律法规手册和订阅《人民法院报》等学习资料,拓宽陪审员视野。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审判员、调解员、监督员、宣传员”的作用。

    五是强化廉政监督机制。制作廉政监督卡,向案件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发放,主动接受群众对案件承办部门和承办人的监督,对法官在办案当中的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可以随时填写廉政监督卡,向该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反映;聘请特邀监督员,从人大、政协、重点企业、新闻媒体、基层组织等聘请16名廉政监督员。通过特邀监督员参与明查暗访、参加庭审、召开廉政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对法院工作和干警8小时外的生活实行全方位的监督。

    六是建立网络舆情机制。从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干警中选聘网评员20名,通过互联网收集群众对法院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及时回应。网评员每天对有可能发生网络舆情的网站、论坛进行阅评巡查,对收集到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进行处理,重大网络舆情实行即时报送院领导参阅处理。遇有涉法类信息及时跟帖正面引导,对社会公众关注的敏感案件和群体性案件及时发布审理过程、裁判依据和审理结果,在加强民意沟通的同时,也防止别有用心的恶意炒作。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