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基层 转作风 解民忧 促和谐
——江西省宜春中院深入开展“三同四民”活动情况总结 作者:黄泰文 发布时间:2011-11-18 08:52:06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宜春市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关于建立干部“民情家访”制度意见的要求及宜春市委关于开展“十要十戒”思想作风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11月3日至9日,宜春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文龙,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岗先后带领政治部主任、司法技术处处长、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研究室干警等人员,来到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社溪村进行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三同四民”活动。
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提出要求 11月3日,蔡文龙与寨下镇党委书记晏国繁,镇长黄自和进行了座谈。晏国繁就寨下镇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治安状况、民生工程、镇村面貌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蔡文龙表示,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宜春两级法院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能动司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法律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蔡文龙同时指出,此次法院进行“三同四民”活动,目的是为拉近法院工作人员与群众的距离,加深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加深法院工作人员与群众的感情,改善法院工作人员的司法作风。 蔡文龙要求,活动组全体人员,要沉下心来,深入村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做好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化解一批比较突出的矛盾纠纷,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学习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特别是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做工作的方法。 在社溪村,蔡文龙与社溪村村支书进行了亲切座谈,了解了社溪村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教育、农村贫困户生活、村民邻里关系等情况,并实地走访了社溪村村小学、村文化中心等地。 修水沟、建垃圾池、为群众解决久拖未决难题 寨下镇社溪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约2300余人,其中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均常年在外务工,村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小孩。随着外出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多,社溪村近年来经济不断好转。2010年,社溪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4000元左右。虽然,社溪村经济不断发展,但仍有少量家庭经济较贫困,村内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经过走访及村支书介绍,活动小组发现社溪村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社溪村小学周边水沟阻塞,遇大雨天气,雨水就会涌入教室,急需修通水沟;二是,村内村民环境卫生观念较差,垃圾随处乱丢、乱倒,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蔡文龙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着手解决,一是聘请施工人员在村小学周边开挖水沟;二是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商讨,决定在村内修建5个垃圾池;三是通过贴标语等形式进行思想宣传,号召广大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因天气原因,在活动组离开社溪村时,开挖水沟和修建5个垃圾池的工程并未全部竣工,预计11月30日前可全面竣工,宜春中院已委托社溪村村委会负责此事,并将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回访。 在活动小组离开社溪村时,社溪村村民向宜春中院送来感谢信,并燃放鞭炮,表达感谢之意。 召开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座谈会,鼓励村民奋发图。 11月8日,一场特殊的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座谈会在社溪村党支部会议室召开,参加座谈会的除了社溪村全体村民小组长、部分党员代表,还有宜春中院副院长马岗,政治部主任刘乐明,袁州区人民法院三阳法庭法官及宜春中院“三同四民”活动小组其他成员。 会上,马岗向参会人员宣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以及省十三次党代会和宜春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号召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同志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带头示范、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幸福宜春做出积极贡献。 马岗指出,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数量也在增加,作为村干部,除了要服务好村经济发展,也要注重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要加强村文化中心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村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马岗强调,由于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缺少劳动力从事公共事务,如村内公共卫生缺乏治理、农田边的水沟没有及时清淤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容村貌、影响了农业生产,作为村干部和党员,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号召群众讲卫生、勤劳动。同时,要带头从事公共事务, 共同建造美好家园。 马岗指出,此次宜春中院帮助社溪村小学修通了阻塞的水沟,援建了5个垃圾池,帮扶了一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这些力量都是有限的,社溪村未来的发展还需要靠社溪村村干部和村民的奋发图强。 会上,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三阳法庭庭长还就农村常见法律纠纷向参会人员进行了案例讲解,指导村民小组长调解日常邻里纠纷。根据马岗副院长的指示,三阳法庭与社溪村建立了长期联系制度,建立纠纷解决绿色通道,村民只要有纠纷,就可随时联系三阳法庭庭长,请求三阳法庭派人来村协调处理。 走访孤寡老人、慰问留守儿童,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关怀 在“三同四民”活动中,根据社溪村委提供的情况,活动组成员一行先后走访了5位贫困户、3户孤寡老人,向他们宣传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关怀,鼓励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走访贫困老人孙莲英时,活动组一行来到孙莲英家,正巧赶上孙莲英老人去了女婿家。宜春中院政治部主任刘乐明又带领活动组成员赶到社溪村两公里以外的孙莲英女婿家,给老人送去祝福,带去温暖。 为关爱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关怀,宜春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岗,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乐明代表院党组,先后走访慰问了5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鼓励他们刻苦努力、好好学习,从小树立远大志向,长大后报效祖国。在走访过程中,马岗还特意嘱咐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提醒他们在照顾小孩日常生活的同时,注意方式与方法,注重关注小孩的心理健康。 走访老干部,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听取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学习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尤其是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宜春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乐明带领活动组成员一行先后走访了社溪村原村支书李璜八、社溪村原大队长李芝八等老干部、老党员,向他们请教做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听取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社溪村原村支书李璜八在谈到法院工作时说到,现在法院审理案件有巡回法庭,对贫困百姓有缓交、免交诉讼费,这些都非常好,解决了老百姓以往打不起官司、打官司难的问题。同时,李璜八也谈到,希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能更快一点,能更好的执行到位。 刘乐明对老支书对法院工作的建议表示感谢,对老支书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贡献表示敬意。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为幸福宜春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胡锦涛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宜春市委组织的“三同四民”活动,响应了党和政府的号召,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加深了群众与干部的联系,锻炼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改善了干部的工作作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市法院作为市委领导下的审判机关,将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更加注重促进民生、更加注重化解矛盾、更加注重打造公信,为建设文明和谐小康的幸福宜春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朴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