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模范法院”不自满 倾心服务诠释为民情怀
——云南省罗平法院服务群众二三事 作者:区鸿雁 宁太荣 发布时间:2011-12-29 10:02:37
![]() 发放法律宣传资料 ![]() 诉讼服务先锋队深入鲁布革乡为布依族群众提供诉讼服务。 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的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荣誉面前找差距,以“提高审判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突破口,诠释为民情怀。 2011年年内在办结的1794件案件中,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乡、不出庭”就得到处理和解决的就高达1443件,占80.43%。 意见倾听在基层 “谢谢院长,这回我可以放心回家等消息了。”2011年11月15日中午,阿岗镇兴发村村民老叶走出“院长接待室”时,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自己起诉的一起合同纠纷被罗平法院依法裁定撤诉,老叶有些“耿耿于怀”,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的投诉信摆到罗平法院院长杨开宇的案头。他没有想到,11月15日杨开宇院长在安排主管分管立案信访副院长前期走访后,主动约见了他,还承诺限期内答复,让老叶放宽了心。 年内,罗平法院在健全院长轮流值周制度、院长接待日制度基础上,推出接访、走访、下访、回访为主的“四访”工作机制。年内截至12月,院长接待日共接待群众来访25人,督办信访函件68件,答复率100%。 承诺落实在基层 在罗平县马街镇集中赶集日,由法院机关共产党员组成的法律服务先锋队专程“赶集”。当天,由机关共产党员组成的司法保障服务先锋队及支农服务先锋队前往辖区长底乡把左村委会,了解当地17名困难户疾苦,为他们致富出谋划策。 在今年8月开展的群众观点大讨论教育活动中罗平县人民法院针对山区群众打官司难的实际,组建了“社会矛盾调处先锋队”、“法律服务先锋队”等10支党员先锋队,以法官进校园、进集市、进厂矿、进社区、进农户、进单位、进监所(简称“七进”)为活动形式,开展法律宣讲、法律咨询、回访帮教、扶贫慰问、抗旱帮扶、共话发展为主要内容,带案下乡,把化解矛盾作为下乡的落脚点,下乡法官既是问题调研员、法制宣传员,又是管理协调员、信息联络员,更是调解指导员。 截至12月6日,罗平法院“大下乡”活动开展“七进”21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500余册,开展8次法律宣讲,9次集市日法律服务咨询,3次困难户访谈,4次抗大旱保民生帮扶,5次回访帮教,期间巡回立案441件,巡回调解369件,其中当庭履行331件,执结案件332件,执结标的625万余元。 矛盾化解在基层 92万赔偿金让翁媳关系剑拔弩张,到底谁是谁非?曲靖市罗平县长底乡本块村委会一位七旬老汉,儿子在深圳工地上意外死亡后,获赔92万赔偿金,但却被儿媳妇揣入腰包,一怒之下老人将儿媳妇告上法庭。12月6日下午,罗平法院院长杨开宇带着巡回法庭工作人员,成功调解了这起棘手的案子。 据了解,2011年8月,罗平县长底乡本块村委会村民肖本昌在深圳工地上被围墙砸死,媳妇王小仙等亲属悲伤不已,随后找到工地负责人获得丧葬费等各项赔偿金92万元。肖老汉本想老伴年初3月份生病去世,现在第三个儿子又意外没了,儿媳妇怎么也该分点养老费给自己,但儿媳的态度让肖老汉说起来就气愤:“她竟然一分也不给,把我儿子的钱全部藏起来,这让我寒心啊,无奈只有打官司了。” 巡回法庭上,肖老汉与儿媳王小仙还是围绕92万元赔偿金争执不下。经过一个小时的庭审,双方还是无果,最终申请法院主持调解。杨开宇和该案的审判法官陈永福一同研究案件案情,提出案件调解方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肖老汉与儿媳有了和解的意向,双方终于在法庭上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签订了调解协议。最终达成由儿媳将赔偿款中的16.8万元给公公用于生养死葬,其余赔偿款归儿媳及其子女所有。肖老汉离世后,儿媳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加遗产继承。 在罗平法院,每个派出中心法庭、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矛盾化解举措。机关立案庭“速裁调解”高效便民,阿岗法庭“情感触动调解法”助力农村离婚案件调解,马街法庭搭建巡回调解网络,九龙法庭延伸人民陪审员职能,大水井法庭总结出“六步调解法”。通过车载法庭、假日法庭、预约法庭、周末法庭、速裁法庭等多种形式,机关巡回率达60%以上,派出法庭巡回率达85%以上,民事速裁案件调解率达90%以上。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