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光这边更好
——襄阳中院争创一流法院风采录 作者:王洪 发布时间:2011-12-29 14:49:40
12月下旬,在湖北省襄阳市两级法院轰轰烈烈开展争创“一流人民法院”活动之际,笔者深入到襄阳中院调研队伍建设等工作,该院的一幕幕平凡而又不平淡的动人情景,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他们以对法律执著追求的精神,恪尽职守,不辱使命,默默奉献,用忠诚践行着一流人民法院的风采。 夜间办公 当前,人民法院执法办案任务越来越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5+2”、“白加黑”成为襄阳中院法官的工作常态。 3月24日,为了建立符合法院工作特点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襄阳中院院长王秋隆召集研究室的三名干部一起研究司法巡查制度。大家从中午开始,对该制度的结构、内容逐字逐句斟酌,彻夜未眠,一直修改到第二天上午10时才定稿。研究室的三名年轻干部明显感觉“吃不消”,赶紧回办公室补充瞌睡,王秋隆却打起精神参加另外一个会议。今年以来,该院党组围绕审判管理创新、治庸问责、司法公开、司法巡查等工作研究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内部监督措施,多数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的。 今年年初,襄阳中院有32名法官因年龄原因相继离开法官岗位,与此同时,一审、二审案件收案数比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上升幅度达20%,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从9月开始,该院党组要求,周一到周四每晚加班至9点钟,周六、周日也要加班,各业务庭的法官毫无怨言,自觉加班加点,抓紧分分秒秒审阅卷宗,时不我待地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撰写审理报告。目前。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襄阳中院审判工作出现可喜的变化,各项考核指标都排在全省法院前列。 该院研究室、宣传办、案管办、监察室等部门由于长期加班,不仅在办公室备有棉被,而且备有几箱快餐面、火腿肠以及襄阳特产大头菜。今年7月,研究室为完成省高院布置的调研课题,连续加班四天,做保洁工作的大姐看到每天打扫的快餐面盒子有一米高,她心疼地说:“吃快餐面可不好,小心吃坏了身子骨!”长期的伏案苦读,老僧入定般的姿势,研究室同志的颈椎、腰椎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上常常散发着一股麝香虎骨膏的味道,他们却乐观地笑言“闻香识人”。今年以来,研究室起草撰写了规章制度等公文材料100余份、编发信息简报140期、被各级报刊采用新闻宣传稿件400多篇。 看着中院办公大楼夜间那一盏盏灯光,看着法院一天一天的新变化,襄阳籍全国人大代表卜仿英赞扬法官“是一支素质高,特别有战斗力的队伍”。 铿锵玫瑰 襄阳中院有女法官20人,她们是法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似铿锵玫瑰吐香幽兰傲霜红梅,绚丽多姿,芬芳在法律的大花园里。 9月19日,襄阳中院行政庭受理了李某诉谷城县政府、谷城县林业局要求履行法定职责一案,李某诉称,其受让了他人的600亩林权,但林业局认为该山林与凡永学边界存在争议,拒办变更登记。 山林是否存在争议成为决定本案胜败的关键。11月4日,中院行政庭副庭长楮玉梅、审判员杨瑛得知在外打工的凡永学已经回到家中,立刻启程赶赴谷城县盛康镇刘家畈村进行现场勘验。 下午2:30,楮玉梅、杨瑛感到现场时,突降大雨,大家毫无防备,一下子被浇个透,一起陪同勘验的谷城县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赵俊提议先避避雨,她们坚持踏着泥泞,穿过山林,沿着地界艰难行走。原告李某看到法官全身湿透,泥水浆灌在鞋子中,便悄悄地骑摩托车给两位女法官买来两双雨鞋,她们二位当场婉言谢绝。两个小时后,勘验完毕,她们一起返回一户农民家中,誊写已经淋透的笔录及现场图。该村书记陈凤启深有感触地说:“从你们身上,使我感受到法官确实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由于长时间淋雨,杨瑛回家后就患上重感冒,但她却显得很轻松,认为“不值一提,这是法官职业的使命。” 女法官苏绍兰虽然纤纤柔质,却是剑胆琴心。她把办好每一件案件当做生命不息修炼不止的一门终身艺术,全年办案85件,办案数量在全院名列第二。 南漳县薛坪镇退休老教师高家盛今年84岁,四子高永伦溺水身亡后,因对其遗产分配不满意,老人将四儿媳周某告上法庭。今年4月,南漳县法院对原告、被告争议的一栋三间二层小楼等财物的划分作出判决。周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考虑到高家盛夫妇已逾80岁,到襄阳中院参加诉讼得奔波100多公里,7月4日,该院的法官决定将法庭搬到当地。薛坪镇地处偏远山区,山高路险,颠簸很厉害,女法官苏绍兰由于晕车,几次下车呕吐。三个小时后到达开庭地点,法官们不顾头晕,一下车就开始布置巡回法庭:几张破旧的课桌拼在一起,就是审判席;食堂的餐桌两边一摆,就是上诉席和被上诉席,再在墙上挂上国徽和法庭横幅,100多名群众也闻讯前来旁听。两个小时的审理中,双方当事人与律师分别陈述了自己的意见。由于双方未能就遗产分配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当庭调解不成,法庭决定择日在调解。 周某及其家人与高家盛夫妇庭下发生口角,双方差点动手。女法官苏绍兰走上前,指着胸前的红色徽章,提高嗓门说:“你是上诉人,既然你选择上诉,就代表你相信法律,就请你冷静!”面对周某又是哭又是喊又是怒的激动表现,苏绍兰告诉大家,法律是公正的、讲求证据的,也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听了这一席话,周某和家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法官们道歉。 法官“抢”案 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国徽在上,天平在心中,襄阳中院法官对职业的感情至真至纯。他们深爱着自己亲人、同事,他们更深爱着每一位群众。 该院民三庭业务骨干杨斌福突然发病住进了医院,从其腹腔内取出一个重达四公斤的肿瘤。20多件正在审理的案卷摆在支部书记熊建利的面前,他心理很清楚,目前全庭人少案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多数干警都是在超负荷工作。他便召集庭里的同志,开门见山地说:“这些案子当事人都期盼着尽快结案,人住院了,但案子不能停!”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张耀明、魏俊等党员法官主动带头,20多件案卷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杨斌福住院期间,同事们都为其健康问题深感忧虑,全庭20多名党员法官不论男女一边主动到医院轮流陪护,减轻其心理压力,一边加班加点,处理手中的积案。 融洽的集体氛围使杨斌福深受感动,为了能够尽快为同事们分担压力,他一出院马上找到庭长要求上班,主动承担内勤工作。今年年初,他又找到庭长,挑起大梁,全年一人办案60多件,其中调解结案30多件。 襄阳中院民二庭今年下半年收案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0%,人平分案近70件,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全庭法官没有退缩,没有怨言,抢着办案。今年6月,刚刚调到该庭的袁博文对法官这个神圣职业充满无限的向往和憧憬,抢着要求多分一些案件,通过付出了比其他同志更多的汗水和精力,结案80件,平均1.6个工作日办案1件,用真心和真情打动了一个个当事人,用智慧和柔情化解了一起起纠纷。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