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回眸2011:钦南区法院能动司法惠泽民生
作者:黄芍   发布时间:2012-02-29 09:31:53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条主线,2011,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交出一份出色的民生答卷:解决了子材大桥、八大场馆、子材东大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环城公路、北部湾大道等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有力推进了区委、区政府征拆工作的开展;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120多万;对经济有困难的当事人落实诉讼费缓、减、免交政策,对老弱病残及其它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26件。

    强化服务大局倾情为民“拆迁户”消除疑虑自动搬迁

    近年来,随着钦州市一些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子材大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八大场馆等重点工程的推进,加之辖区农民土地征用等问题,各类矛盾纠纷频发。

    钦州市的子材大桥自动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涉及到房屋拆迁的大多数群众都在政府协调下快速搬迁,然而仍有杨某等搬迁户因提出过高的要求没有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迟迟不予搬迁,导致拆迁工作搁浅,由于该案涉及人员众多、矛盾尖锐、极易引起连锁反应,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群体性纠纷,进而影响我市子材大桥项目建设进度。

    2011年8月16日下午,市长肖莺子在中铁十八局工地的召开子材大桥施工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上掷地有声地作出决定,“10日之内要将子材大桥征拆工作解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8月17日一早接到市征地拆迁办公室的执行申请书后,钦南区法院立案庭、行政庭里一片忙碌,法官们正在对该案件的裁定书进行立案审查,以此同时,该院党组成员正召开紧急专题会议,对案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确定了“全力助推项目建设进度、保障被拆迁户合法权益”的行政协调方案,在进一步了解了杨某的情况后,该院行政庭裴雄南庭长、周民宽审判员立即开展工作,和相关部门共同协商、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当日下午,该院行政庭的法官向杨某释明法律,使其思想得到根本转变。同时案件承办人员还主动与有关行政机关和拆迁人协调,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双方互相理解与信任,消除了对抗情绪。经过法院的协调,当晚,在杨某合法权益得到基本满足和保障的前提下,双方达成了协议,促进了该项目的有序推进。

    2011年,钦南区法院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强化大局意识,妥善审理涉及重点项目土地行政纠纷案件25件。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多次派院领导、业务庭庭长参加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协调会,为妥善处理好影响到钦南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共派员参加协调会120次。积极开展诉前联调工作,共办理诉前联调征地拆迁案62件,成功协调解决了58件,解决了子材大桥、八大场馆、子材东大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环城公路、北部湾大道等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有力推进了区委、区政府征拆工作的开展。

    情系农民工追薪之路 办案神速为民解难

    3月3日,薄薄的雾气笼罩着钦州港码头,让人感觉到冬日寒冷。但在钦南区法院钦州港法庭内,却是暖意融融,从深圳赶过来的金海波心情很是激动,不停地在法院内走来走去。在这里,钦州港法庭将为包括他在内的400名农民工兑付被拖欠的工资。“工资都拖欠4年多了,今天终于可以讨回来了,一会儿我就给工人们一一报喜,让他们也高兴高兴。”一想到能拿回自己和工人的34万元血汗钱,金海波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下午4时30分,钦南区法院钦州港法庭的工作人员集中4位农民代表发放了价值126万元的支票,余下的部分,将等其他农民工代表赶到时,再进行发放。

    主办该案的刘副庭长说,从2009年判决生效起,主办法官就开始了艰难追薪路,因两被告分别在湖南株州和广西柳州,为了能够为400名民工追回欠薪,主办法官不得不在湖南株州、广西柳州四处往返,甚至在去年腊月二十九,主办此案的法官仍在柳州追款,就连过年,也没能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在主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为400名农民工追回180万元欠薪。

    为了表示对主管法官不辞辛劳的感谢,金海波、杨帆等农民工代表,给钦州港法庭送上“维护合法权益,悍卫法律尊严”、“执法如山,公正廉明”、“办案神速,为民解难”三幅锦旗,表达400名农民工的感激之情。

    “只有法官走进民众,才能更好地排解纠纷,宣传法律”钦南区法院民一庭莫庭长说:“民事案件无小事,小民事关系大和谐,小民情关系大社会。”

    据悉,2011年,钦南区法院创新调解机制,整合联动调解功能,构建诉调对接新机制,引导当事人在立案前化解矛盾纠纷,使大量纠纷不进入司法程序就能得到有效及时化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有效破解执行难题 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真的很感谢你们!我们都以为这钱没法执行了,真没想到法院会给我们发放司法救助金”。这是去年10月18日,钦南区法院为经济困难的申请执行人黎平昌发放执行救助金时感人的一幕。

    近年来,部分侵权损害赔偿特别是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等案件,因侵权方无履行能力,导致生活困难甚至家破人亡的受害方赢了官司却得不到赔偿,有些当事人反复申诉上访。据钦南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黎涛介绍,“执行难”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于被执行人家庭困难根本无力赔偿,或者逃匿造成的。申请执行人权益受到侵害,难免心存积怨,迁怒、怪罪法院,于是到处上访,有的缠访不止甚至走极端。“如果被执行人被执行死刑、或坐牢、或在逃、或无履行能力,对那些缠诉不止,上访不断,而且特别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我们真是很为难,也很委屈。这类案件长期挂着,同样会影响到申请人,尤其是生活困难的申请人的生存,因此必须想出一种周全的办法。”

    据了解,2011年,钦南区法院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的司法救助工作,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落实诉讼费缓、减、免交政策,对老弱病残及其它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26件,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

    在推动救助立法的同时,如何破解执行难题,钦南区法院围绕“无执行积案法院”的工作目标,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申请人的权益。实行执行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题,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积极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借助社会各方力量联动执行,解决了10起农民拆迁补偿安置等类型的纠纷案件。推进反规避执行,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对排查的12个规避执行案件已执结8件。据统计,2011年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88件,执结288件,执结率100%,执结标的2596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99.94%。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