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案庭里的“娘子军”
作者:丁吉生 发布时间:2012-03-28 09:56:54
“我一个乡下人,没读过书,不要说到法院打官司,就是进城的机会都不多,来法院之前,我心里一直犯嘀咕,不知道应该在哪里立案,心里挺害怕的,没想到这里的姑娘态度挺好,她们不但耐心听完了我的诉说,还帮我立了案。”一位大约50岁左右的乡下大姐兴致勃勃的跟笔者谈起这事。 这位大姐口中的“姑娘”,正是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立案信访大厅的干警们。走进这里,便能看见清一色的女同志,她们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法院里的“娘子军”。 高效快速立案 立案大厅由4个女同志负责,业务熟悉的她们为来这里的当事人担负立案、信访接待、诉讼保全、司法救助等工作,为当事人提供从受理、审理、审批、交费至立案的一站式服务。 去年5月的一天,一名当事人来到法院立案大厅申请诉前保全,他情绪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并说如果法院行动慢,当事人有可能转移财产。庭长饶林英在安抚他之后,经审查符合诉前保全条件,她当机立断,带领庭里的一名女法官前往南丰县,及时扣押了被申请人的财产。当返回的时候,天上已繁星点点,象这种加班加点的事,立案庭是常态的。 一位来自抚州的张律师说:“常年在外办案,首先打交道的是立案庭,广昌法院的立案庭办事效率高,立案态度好,是我接触过的法院中少有的。”据统计,2011年,立案庭共受理各类案件975件,当天立案率98%,未发生一起群众投诉事件。 诉前调处纠纷 立案庭的姑娘们在立案工作中发现,一些案件在立案时通过她们做工作,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案件未进入诉讼程序就得以解决。为此,她们通过请示领导,创新工作,在立案庭推出诉前调解模式,即案件起诉到法院时,经当事人同意,暂不立案,由立案庭法官进行诉前调解,迅速解决矛盾纠纷。 去年7月8日,立案庭接到了一起涉及86名职工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经了解,该案虽然涉及人员多,但案情简单,法律关系不复杂,为此,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立案庭的姑娘们耐心细致的开展调解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86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她们正是以满腔的工作热情,用女性特有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快速的司法服务。2009年以来,“娘子军”成功诉前调解案件103起,由于诉前调解即不收费,纠纷又得以迅速解决,当事人反响良好,很多当事人起诉到法院主动要求诉前调解。 微笑司法服务 一句亲切的问候,拉近了当事人和法官之间的距离,专业、耐心的讲解,让当事人不再东奔西走,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立案庭“娘子军”的真诚微笑服务。 每天早上,从导诉开始,立案信访窗口的服务也就开始了。性格直爽的饶庭长告诉笔者:“我们4个人当中,年龄最大的39岁,年龄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32周岁。我们现在都是为人妻、为人父母的年龄,更能体会到当事人诉讼的无奈和期盼”。 当事人来到立案庭,让一个座、递一杯茶、问一声好、耐心倾听已成为她们工作中的习惯,立案窗口的小艾法官笑着说:“不管有理没理,只要群众到咱法院来,我们都做到热情接待、微笑服务,有时当事人怒气冲冲而来,吐完心中的不快后,心里的疙瘩也就没了”。 “立案信访大厅窗口处于法院直面人民群众的最前沿,是法院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我们要用立案窗口搭建一座与民沟通、为民服务、文明司法的桥梁”,该院院长石成秀感慨万千:“女同志心细、善解人意,这正是我院将4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女同志安排到立案窗口工作的主要缘由。由她们守卫的法院“窗口”,让老百姓看到了阳光、笑脸,还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 如今,你走进广昌法院立案庭,映入眼帘不仅是整洁、明亮的立案信访大厅,更吸引你眼球的是4名女法官形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