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院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以德促廉,让“零违纪”成为法官自觉追求
作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人民法院院长 苑平   发布时间:2012-04-19 10:11:04


    德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为规范,体现人的素质、修养与精神面貌。而廉洁是一种德,是为官的基本道德与做人准则。新形势下,人民法官的德,是推进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维护司法形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行使司法权,履行审判职责的重要基础。几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人民法院把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弘扬法官司法良知,作为司法廉洁建设的治本之策,坚持以“德”立院、以“德”促廉,扎实抓好干警廉洁意识的培养,廉洁行为的提升。从而,推动了审判事业的科学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法官司法廉洁意识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确保司法廉洁的重要基础。实践中,我们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广大法官深入学习《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法官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坚定法官的职业理想,明确法官的司法理念和行为规范。结合正、反典型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以身边熟悉的违法违纪案例和上级法院通报的九起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以身边模范优秀法官为榜样,围绕违法违纪行为的危害、法官职业信仰的内容、法官行为规范的标准和司法为民的好经验、好做法等,组织学习讨论,从而激发法官政治热情,增强法官忠诚为民和公正廉洁的执法意识。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中,我们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法官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组织“两项活动”知识竞赛、廉政专题辅导、纪律作风活动月、集中警示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认真解决“为谁司法、为谁掌权”的问题,引导广大法官认清司法腐败的危害,不给膨胀的私欲留有余地。使法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司法廉洁意识逐渐入心入脑,司法作风明显改善,反应法官的投诉信逐年下降,去年实现了“零投诉”。

    二、从严规范职业行为习惯,培育法官正确核心价值观

    法官职业行为、习惯是法官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感到,规范法官职业行为习惯,促进法官核心价值观养成,确保司法廉洁,是党组的重要责任。一是用比较教育法激发法官的职业自豪感。通过举办座谈会、演讲比赛会、组织扶贫帮困活动以及参加区委组织的重大活动等,让法官们在切实的体验中感受荣誉。有些法官在座谈中这样说:不比不知道,原来总觉得无所谓,现在与自己的同学比、看看周围的邻居、看看身边的下岗职工,才知道自己缺什么。从而,增强了群众观念,提升了职业荣誉感。2011年6月3日,在特大山洪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全体干警发扬了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围堰口、清淤泥、救灾民,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叫苦,圆满完成了区委交给我们的任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这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干警的职业荣誉感和为民情怀。树立了良好的法院形象。二是找准廉政风险节点,规范职业行为。我们把涉及到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执行和人事、财物管理,鉴定评估拍卖等七大方面的29个风险节点梳理出来。从接待当事人的态度、着装礼仪,到工作的具体方法,从程序和实体上可能影响公正的环节,到与律师、同学、亲友间关系的处理,从业内到业外,明确了法官不得有的行为要求。特别是2010年全市梅里斯法院“亲情助廉”现场会后,我们加强对干警八小时之外的有效监督。从抓早、抓小、抓苗头、抓预防入手,通过召开家属座谈会,签订责任状等,时刻提醒干警,常备危机意识,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养成廉洁为民的职业行为习惯。三是用制度约束法官的司法行为。我们通过整合管理职能,确保法官在履行职务行为时不偏离正确方向。在全市基层法院率先成立审管办,实施案件质量全程监督和流程管理,对执行工作实行分段管理和分权管理,通过实施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把廉政风险节点作为评查的重点内容,对评查结果及时通报,限时整改,都收到良好效果。在市中院组织的万件案件质量大评查活动中,我院的案件质量受到好评。我们还通过进一步认真落实中政委、最高院、省法院的“四个一律”、“五个严禁”以及《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人情干扰的若干规定》等多项规定,对干警提出从严要求。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实施重点管理,重点抽查和重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改进工作,促进制度的贯彻落实。发现违规问题及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提示谈话、案前监督、案中告诫等措施,提高制度执行力。

    三、努力营造廉洁职业风气,树立法官良好职业形象

    我们把营造良好的职业风气作为法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创造法官成长的外部环境。一是推行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制度。2010年,实行由全体干警对中层干部测评打分,这使中层领导开始有了危机感。今年初,省院1月4日会议后,我们立即召开全院大会,把新年的第一个月作为廉政责任教育月。营造了“以廉洁司法为荣,以贪占不廉为耻”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法院文化建设创新营造法官健康成长环境。我们成立了“法官之家”,组织开展文体比赛、书画展、外出参观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办公楼内开辟文化长廊,通过局域网举办了廉政建设硬笔书法展。青年法官黄薇撰写的诗歌《天平下的守卫》被中国法官协会文化分会收录到《法官诗文选》中,丰富了干警的文化生活,凝聚了团队精神,菅造了和谐向上的法官廉政文化氛围。三是营造司法廉洁的外部风气。一方面,我们实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对审判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我们主动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院里评议法官司法作风,促进了外部养廉风气和良好的职业风气、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追求百姓满意审判效果,廉洁司法已成为自觉行动

    为追求百姓满意的审判效果和社会效果,实现为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廉洁司法已成为全体法官的自觉行动。一是司法廉洁意识明显增强。广大干警讲廉洁、比贡献,涌现出许多市级以上调解能手、办案能手、优秀干警。促进了人民法官职业道德的养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2011年实现了进省进京信访“零登记”。二是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干警们在案多人少情况下,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在服务态度上,做到用语规范,举止文明。在畅通诉求渠道上,进一步完善了便民措施,实行“一站式”服务。在解决百姓反映的告状难上,做到诉前有释明告知、审理时有情理法引导、判后有答疑说理,力求胜败皆服。在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上,保证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三是司法作风明显改善。去年,在人手少的情况下,我们抽调干警到区综治办和街道社区挂职锻炼,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直接了解民情民意。很多法官在办理案件中,坚持让当事人少牵扯、少花钱、少跑道、少上火、少为难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讼累。在审理一起企业诉讼借贷案时,办案人员从调奎、保全到送达、调解,往返北京仅用5天时间顺利将这起80万元标的的案件审结完毕。企业为表达谢意,给办案同志送来了钱和物均被拒绝,这使企业负责人非常感动,逢人就夸法官的好作风,还给我们送来了锦旗。四是审判效果明显改善。仅以民事审判为例,2011年我们以建立大调解格局破题,坚持调解优先、为民司法和能动司法原则,不断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民事案件调撤率达95. 7%,案件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首次实现“零更改”目标。

    职业道德建设,推动了法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法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升华,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在全区举办的“三项重点工作”知识竞赛及计算机技能比赛中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法院”。但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兄弟院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先进院的好做法。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真正建设一支干警满意、人民群众满意“零违纪”的法官队伍。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