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首页> 首页人物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王兵:一个基层法官的爱民情结
——当法官13年,他创造了“零错案”“无上访”的传奇
作者:陈戈   发布时间:2012-05-16 09:54:32


    4月20日,当得知可以缓交诉讼费,并在20分钟内就办理完了儿子的立案手续后。从信阳来漯的陈某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抓住王兵的手。

    原来,陈某的儿子在河南省漯河市一武术学校学习。今年6月初,儿子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中意外受伤,造成颅骨损伤,失去意识。学校在拿出部分医疗费后,拒绝再支付。家里为儿子的治疗已花光了全部积蓄,并且能借的全借了。无奈之下,陈某来到源汇区法院,向法院起诉,要求学校赔偿各种损失80多万元,但他却无力支付近万元的诉讼费。王兵得知此事后,立即向领导作了请示。经领导同意,工作人员立即为陈某办理了缓交手续,其诉讼费全部缓交,并在20分钟内为陈某办理了立案相关手续。

    王兵是谁?他说话就这么管用?

    他个头中等,皮肤黝黑,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笑容明净而淳朴,眼睛里满是温暖。这就是王兵,源汇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这是6月20日记者见到王兵时的第一印象。

    据了解,当法官13年,经王兵审结的民事案件达1000多件,其中30%为疑难案件。这些案件无一投诉,无一冤假错案,没有一个案件的当事人缠诉上访。近四年来,他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法官”称号,被评为“办案能手”,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还是漯河政法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十佳政法干警”之一。

    办案能手名不虚传

    采访当天,在源汇区法院宣教科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翻开了该院的案件统计本,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充斥着记者的眼睛:在近两年的立案工作中,立案庭庭长王兵共审查各类案件3611件,无一审查错误。这是漯河最近两年平均审查案件最多、审查满意率最高的法官。

    成绩的背后是任劳任怨和开拓创新。今年35岁的王兵,自1995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源汇区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长和副庭长等职务。

    “其实,从进院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想干好审判工作,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办案经验。所以,我自费购买法律书籍,还经常收集案例和报纸杂志上刊登的相关文章。”王兵说起话来有些腼腆。不仅如此,在具体的办案中,他还主动要求办理别人都不愿意承办的大案、难案。”我觉得审理这些棘手的案件,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在审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王兵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

    正是这种对法律的执著追求和对职业的无比热爱,让他成了院里的“法律专家”。“有弄不准的地方找王兵准没错”,这句话成了许多同事的口头禅。

    把群众当亲人,以心换心

    源汇区现辖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10个行政村,28个城市社区,人口32万,是漯河市的商贸、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出现各种纷繁复杂的纠纷在所难免。而立案庭作为法院的窗口部门,社会上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大部分都会涌向法院,直达立案庭。而立案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法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关乎法院形象。

    考虑到这些因素,王兵一到立案庭就提出了“三心”工作法,即“热心对待每—位当事人,“耐心”倾听老百姓的倾诉,“诚心”解决每—个问题。王兵知道,老百姓最怕法官“冷、横、硬、推、拖”,也最恨这些。“做好立案信访工作,要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心换心。”这是王兵时刻铭记在心的—句话。

    对前来立案庭的老百姓,他总是给予高度的热情,笑脸相迎,热茶相待,用和风细雨般的态度做工作。在办公室门口,他张贴“温馨提示”,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承诺对人民群众的电话全部接听。这一做法不但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还让信访的道路更加畅通更加便捷。难怪一位信访老户由衷地感叹:“王庭长实在,我啥时候打电话他啥时候耐心接听,他说话俺信,俺不上访了。”

    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诉求都属于法院管。如果法院简单地拒绝受理,很可能会造成人民群众告状无门,甚至导致矛盾激化,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每逢遇到这种情况,王兵不但给他们指出能够解决问题的部门,而且热心协调。2007年6月份,盲人李某所在村的耕地被征用,因村里未给他的妻子及女儿分补偿款,他来到立案庭,要求立案起诉。按照法律,他的事情不属于法院处理的范围,但李某就是非要打官司。立案庭的其他工作人员见无法说服对方,就将案件交给王兵处理。接到这个案子后,王兵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拉家常,将相关的法律规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给李某听,最终让他明白了法院不受理的原因。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或许很多人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王兵没有,他又给这位盲人指引能够解决问题的部门,还亲自与这些部门多次联系,帮助李某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为此,李某特意向王兵表示谢意:“王庭长办事,让俺看到了法律的阳光。”就是凭着这种热心和真情,王兵化解了当事人心头的“千千结”。

    “我听劝,我不上访了!”

    百姓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大如天。在王兵的审判生涯中,没有惊天之举,也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将一腔热血洒在每一个承办案件上的那种敬业精神。

    熟悉王兵的人都知道,他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细致用心。对每一个当事人,他都是以饱满的热情诚信待人,细致入微地进行说服劝导,争取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二是勤快。他嘴勤、腿勤,审查案件,他不惜磨破嘴、跑断腿,为做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他不厌其烦。在分清责任、弄清是非的基础上,他灵活运用法律政策,以娴熟的办案经验和技巧,化解一个个纠纷。

    干河陈乡农民万某因交通事故造成下肢瘫痪。2006年8月,源汇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一次性支付给万某50多万元赔偿款。对方不服,向市中院提出上诉。市中院考虑到万某的病尚未痊愈,遂改判按实际所花销的医疗费进行分期赔偿。万某的母亲及妻子对中院的判决很不理解,就将万某拉到了中院门口,并且想一走了之。王兵知道后立即赶到现场,与当事人一起盘腿坐在地上,和万某的母亲进行对话。通过几个小时的劝说,一直到当日下午两点多钟,万某的母亲终于松动了:“王庭长顶着日头给我做工作,都过了饭点儿了也不回去,太辛苦了,我听劝,我不上访了!”看到老人家这么通情达理又听得进劝告,王兵又补充说:“你如果有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还有这个案子的执行问题,我都会给你解释,帮你解决,下午就可以到单位找我。”王兵一席掏心窝子的话让万某的母亲感动地落泪。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王兵耐心地给万某的母亲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时立了执行案件,并且考虑到她的实际家庭困难,又建议当地乡政府给予她家特殊补助。目前,万某及家人情绪都非常稳定,没有再上访。 

    在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的同时,王兵认识到仅仅凭着忠于人民的执著和一心为民的热忱是不够的,还要将“辩法析理”作为一种升华,作为一种更高的追求。他认为在审案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司法公正,而且要让当事人能感受到这种公正,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什么是司法为民,如何为人民服务,怎样让人民满意”。他认为“心系群众,—心为民”,就是要耐心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充分体谅当事人的困难,为当事人诠释法律、解答疑问,让当事人明明白白,心服口服。

    “邮寄立案,让俺省了不少事儿!”

    创新是工作的灵魂。王兵时刻谨记“公正与效率”的法律理念,在立案信访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着力构建绿色立案通道,如对外地人需要立案的,实行“网上立案”和“邮寄立案”等便捷方式;对特殊群体诸如老、弱、盲、聋、哑或严重残疾且行动不便者需要立案的,推行“立案110”制度,去当事家中就地立案。

    2007年3月份的一天,王兵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对方自称刘某,说自己是漯河人,在武汉打工。由于夫妻感情破裂,她专程从武汉赶回老家立案,要求和对方解除婚姻关系。不巧的是,当日恰逢星期天,而她又买了火车票,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回武汉。“我请个假不容易,必须按时赶回去上班,有没有什么办法现在就能立案啊?”电话中,女子的声音很急切。

    王兵当时就想到了邮寄立案的方式,让她先回武汉,然后把立案所需的有关资料寄过来。这样法院就可以为她办理案件立案手续。三天后,刘某如愿以偿地立了案。“我太感谢您了,这种方式大大解决了我路途遥远请假困难的实际问题,邮寄立案,让俺省了不少事!”刘某特意给王兵打来电话以示感谢。

    对待困难的弱势群体,王兵除了依法办理缓、减、免诉讼费手续外,还同源汇区司法援助中心联系,提出了“1+1”帮扶机制,将司法部门的司法援助与法院的司法救助相结合,让他们不但能打得起官司,而且还能防止他们因为不懂法而输掉官司。今年5月份,一个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张某,拿着镇政府给他出具的关于其与邻居之间宅基地纠纷的处理意见,找到王兵,要求马上立执行案件。王兵看了看他提供的材料,又详细询问了一些问题,发现对方所反映的事情不能直接立执行案件,而是应当先进行诉讼,才能申请执行。考虑到他家庭比较困难,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王兵就为他办理了缓交诉讼费等手续,同时与源汇区司法援助中心联系,对他进行“1+1”帮扶,使案件顺利进入了诉讼程序。后来,张某专门来到立案庭对王兵表示感谢。“作为一名法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办每一件案子,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老百姓”王兵说。

    因此,在工作中,他时时刻刻以司法为民的理念要求自己,把“为民、务实”的理念贯穿于办案的全过程。

    小小“沟通卡”方便千万家

    瞬间的力量,来自长久的积淀。一直以来,王兵凭着对法律无限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再棘手的信访案件到他那里,他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

    为让信访案件件件有落实,并能及时稳定信访当事人,王兵设计了“沟通卡”。该卡分为两部分,—部分由立案庭接访后,写上承办人的联系电话和预定回复时间,交给当事人,以便联系和监督;另一部分填写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及交办庭室、回复时间后,交相关业务庭主管领导。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得不到回复,相关庭室将会受到通报。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人民群众的重访率、越级上访率明显下降,闹访缠访人数明显减少。

    “我其实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组织上却给予我太多的关心,还有群众对我的信任……我能回报的太有限了。”采访结束前,憨厚的王兵一直重复着这些话。

    “铁肩担道义,真情为人民”。这就是王兵,这就是一名纯朴的基层法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时刻诠释着—个普通法官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践行着—名司法干警对审判事业的执著追求。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