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整合社会资源 促进社会和谐
——源汇区人民法院人民司法调解网络工作侧记 作者:陈戈 发布时间:2012-05-22 11:49:41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亲民便捷优势,促进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及时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调解年”活动的意见》,结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区综治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和社居委的人民司法调解网络,较好地实现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形成了多层次矛盾纠纷排查解决预防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源汇区法院一开始就把建立人民司法调解网络定位在“范围广、素质高、调解快、群众服”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力争大量民事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家门口,达到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百姓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09年5月份,源汇区人民法院积极向区委政法委请示汇报筹建在全区建立人民司法调解网络的意见,得到了区委领导的充分肯定。随后,区综治委专门下发了《在全区建立人民司法调解网络的意见》,在区一级成立以区综治委主管、法院主办的人民司法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乡镇、办事处成立人民司法调解员管理办公室,所有行政村和社居委至少有一名人民司法调解员,形成一个纵向上层层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责的三级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人民司法调解工作会议于09年11月16日成功召开,当日区法院向人民司法调解员颁发了聘书,共在全区110个行政村和28个社居委选聘人民司法调解员124名,主要由分布在全区各乡(镇)村的区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维稳信息员、人民调解员、村(组)干部、德高望重的村(居)民代表构成,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颁发了证书,覆盖全区乡村社居委的调解网络基本形成。 人民司法调解网络建好后,源汇区法院审判一线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紧扣立案保全,文书送达,诉讼调解,巡回审判,解疑答惑,案件执行,信访稳控,征求意见等八个方面,坚持因庭而异、因案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地运用人民司法调解网络做好审判、执行工作,把司法为民的一项项具体举措,一个个具体要求落实到审判实践中。 在立案阶段,积极向人民司法调解员宣传各种方便群众立案的工作措施。应人民司法调解员的要求,积极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当事人上门立案。通过人民司法调解员一次性告知立案条件和应提交的材料,与人民司法调解员预约立案的时间、地点,为当事人到法院一次性办妥手续,指导人民司法调解员就地接收当事人的诉讼材料,就地办理立案手续。 在送达保全环节,积极与人民司法调解员保持联系,了解当事人的准确住址与去向,选择恰当的送达时机,避免因当事人外出无功而返。请人民司法调解员参与送达、保全,共同引导当事人积极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仔细向当事人释明诉讼程序,耐心回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详细告知怠于诉讼的不利后果,见证留置送达、诉讼保全过程。 在案件审理中,积极与人民司法调解员取得联系,采用电话、信函、对话等方式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性格脾气,诉讼成因,听取人民司法调解员对纠纷的分析与评判,了解周围群众的意见,找出争执的焦点,寻找纠纷解决的突破口,为矛盾纠纷的化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诉讼调解时,充分利用人民司法调解员熟悉民情民意,易与当事人展开对话与交流的优势,积极邀请人民司法调解员参与调解、协助调解;对于当事人住址为同一社区、乡村的案件,直接出具委托书将案件委托人民司法调解员主持调解,避免因法律的介入而伤害当事人的情感。 对经调解无效的案件,借助人民司法调解员的力量和便利,在判前主动将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精神向人民司法调解员和当事人进行释明,增强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的接纳度,判后法官将判决文书附送人民司法调解员,耐心回答当事人或人民司法调解员提出的疑问,积极引导当事人息诉罢访。 在执行阶段,执行人员随时与人民司法调解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人民司法调解员了解被执行人的去向与下落,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履行能力以及相关的执行信息,邀请或委托人民司法调解员参与、主持执行和解,依靠人民司法调解员做好被执行人的思想疏导教育工作,说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义务;对一时难以执结的案件,执行人员积极向相关的人民司法调解员和申请执行人告知案件执行的进展情况,及时消除当事人的疑虑。 在信访稳控上,积极寻求当地的人民司法调解员、基层组织支持,及时沟通相关的信息,共同做好当事人的息诉息访工作,为推行变“上访”为“下访”的信访工作机制创造了新的平台。 人民司法调解活动开展以来,已取得得了明显成效,案件调解撤诉率明显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调解率上升近40个百分点,而当事人的自动履行率达95%以上,涉法涉诉上访显著减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