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身边的幸福
作者:王月波   发布时间:2012-05-29 10:39:35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老谢院长时的情境,去年的7月8日,我与父亲站在马路边焦急等待着津市法院前来政审的人员,临近中午时分,一辆警车迎面驶来,在离我们不远处停下,车门打开的一瞬间,我便看见了老谢院长那张慈祥的笑脸,正是那副最亲切的笑容,立刻舒缓了我当时忐忑不安的情绪。

  来法院报到后,我被分在政工室工作,而坐在我对面的就是老谢院长,在他的细心指导下,手把手的帮带下,我开始逐步熟悉政工室的日常工作,感觉他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呵护着我这个刚迈出“象牙塔”的“菜鸟”,容忍着我的粗心大意,体谅着我的经验缺乏。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老谢院长严谨的工作态度。一组数据,一张表格,一篇文章,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他总是教导我:我们提交的材料,是领导决策的依据,有的事关全院工作大局和干警的切身利益,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老谢院长在院里的人缘相当好,从院领导到普通干警,从在职人员到退休老干,提及他无不交口称赞。我们年轻干警更是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有烦心事,找他倾诉,有困难事,找他解决,他总是细心的开导,热心的帮扶。今年3月,院里又有两名老干警退休,为了使两位老同志走的时候不留遗憾,老谢院长冒雨在组织部、人事局等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查阅档案,翻开证明,沟通协调,顺顺利利地办妥了二人的退休手续。在后来的退休欢送会上,两位退休老同志均提及此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每次来院里陪审,我都要来政工室看看老谢院长……”人民陪审员周云霞老师经常动情的说道。院里二十余名人民陪审员都是由老谢院长亲自遴选和考察的,这位政工出生的老领导非常关心人民陪审员的陪审工作,把陪审员当做自己家人看待,想方设法的为人民陪审员的陪审工作提供各种便利,赢得了人民陪审员的广泛尊敬。

   老谢院长的工作经验相当丰富。政工室的日常工作是相当繁重和琐碎的,只有具备丰富的政工工作经验,才能将这千头万绪的日常琐事处理好,才能为干警职工切实解决大量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老谢院长充分利用其在市里的人脉关系,积极为党组出谋划策,搞好对外联络工作。政工室里遇到的急事、难事,经他点拨或亲力亲为往往能迎刃而解。在写作方面,老谢院长也是一把好手,除了他的学识之外,他的文字能力也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无论多么艰深的题目,也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由他写来,都是宛转自如毫无滞碍。今年三月份向人大、组织部提交的人事任免报告、职级情况汇报材料和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均由老谢院长起草,文章措辞简捷、严谨,深显文字功底。

    我是幸福的,因为初为法院人,就能得到好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津市法院来说,有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干警在平凡岗位上散发自己的余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