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院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打造高素质法官队伍
作者:河南省长垣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树新   发布时间:2012-07-30 11:40:17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基本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法官队伍的根本要求,是法院全体政法干警履行神圣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根本,是人民法院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我们要结合自身实践,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在准确理解、正确把握、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上下功夫,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建设。

    一抓好忠诚教育,永葆忠诚的政治品格。人民司法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特殊职业群体,要教育引导干警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四个在心中”、“三个至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法治建设道路,努力实现审执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有机统一。通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干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感情认同,从灵魂深处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自觉抵制西方错误观点的侵蚀,切实保持干警队伍的思想纯洁,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神圣职责。要始终坚持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为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政权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二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司法为民。要自觉把服务群众作为天职,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在实际工作中干警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感情,在坚持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忧当事人所忧,为当事人所需,努力满足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人民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发挥便民诉讼网络的作用,改进立案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巡回审理,加大诉讼调解力度,切实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方便,以最便捷、最和谐、最经济的方式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同时还克服法官“坐堂等案,闭门审案”被动性司法的偏面性,借助“法官五进”和“帮千企、走千村、访万户”等活动,充分强化能动司法的作用,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工作,提供法律咨询、解疑答惑,帮助企业破解法律难题,提高法院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改变“单纯办案,就案办案”的错误倾向,不断探索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树立“办和谐案,办铁案”的精品意识,提高案件的调撤率,降低案件的上诉率,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法官之手,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强化监督管理。纪律和作风是高效工作机制健康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围绕政治、业务学习、审判活动、廉政建设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活动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首先以加强内部监督制约为目标,注重审判工作的微观管理,积极探索和健全审判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由立案庭对审查立案、开庭排期、审限监督、质量检查、结案归档等各环节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对不同案件各项操作规程中的每道程序,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细化,提出具体的办理期限、程序和质量要求,使审判人员在具体操作时有据可依,使管理人员在管理时有据可查。同时,严格统一立案、统一收费、统一庭前准备、统一排期开庭“四个统一”,认真落实立审、审执、审监、审书“四个分立”,做到立案、审理、执行、审判监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严把“立案”和“审判监督”一个“进口”、一个“出口”,由立案庭对案件程序运作实施动态监控,审监庭立足于静态监督,实行个案质量评查制度,对个案审理情况、审判质量一月一通报,季度小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对案件质量情况与院目标管理直接挂钩,纳入年终总评和干警考核档案。为加强制度约束,严格廉政纪律,该院要求全院干警把《五个严禁》、《四个一律》等纪律规定铭记于心,落实在思想行动上,坚持以廉政纪律规范司法行为,正确处理与当事人、与律师和代理人的关系,坚持审判公开,不搞暗箱操作,自觉接受监督,保持司法廉洁。在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要进行制度教育,让全体干警明白严格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不仅是监督管理,更是对同志们的关心,对同志们的爱护。此外,不能忽视经常性地开展自查互查活动,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促进督查机制的良性运转。

    四是注重文化引领。要抓住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增强法官尊崇法治的职业理念,提高法官司法为民的职业意识,培养法官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要抓住行为文化的约束作用,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不断强化司法礼仪建设,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言行;进一步提高审判法庭、人民法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文化含量,让法官时时处处感受到追求公平正义、崇尚法治文明的教育熏陶。



来源: 光明网讯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