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法官容易吗?
作者:覃元梅 发布时间:2012-07-31 15:11:19
在没有走上审判岗位之前,我和许多人一样都认为法官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肩头扛着人民的重托与期望,各种民事纠纷应该怎么处理法律有明确规定,只要拿起法槌就能决断人间的是与非,因此,作为法官工作起来一定很容易,很轻松。但是,真正走上审判岗位之后,我才明白做法官的滋味,做法官其实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容易。
第一个感觉就是做法官心累、脑累。2010年6月份之前,我还是书记员,2010年7月我是助理审判员,但我的工资比书记员每月只多180元,因为目前我国五级法官的法官津贴是180/月,也就是说助理审判员与书记员的工资差别仅在于这180元,而我的工作量却比做书记员时多了很多。接到案件后,我不仅要考虑案件的案由、审理思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法律规定,还要应对各类当事人的情绪,考虑法律的适用,考虑案件如何调解、如何判决。记得我接到的第一个案是一个合同纠纷案,被告聘请原告作为其厂的保安,该厂因某夜下雨进水造成损失,被告以原告作为保安在下雨的晚上没有尽到查看水情的职责,导致其厂房进水而造成巨大损失而拒付原告的工资。开庭前,我到现场查看到的情况是,厂房确实进水了,但是由于厂房所处的位置比较低,而在厂房的最低处仅有一个小洞,而原、被告之间所签订的保安合同中对于保安是否有职责查看水情的约定又比较模糊。由于第一次接到案件,所以对案件的许多问题真的一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担心案件事实查不清,又担心法律适用不对等,因此直到开庭结束后心里才觉得轻松一些。现在办案已经将近二年,但是还是有许多案件接手后仍然存在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律适用等考虑不清楚,经常半夜睡醒都在想如何把案件做好,感觉心累,脑更累,我真的很佩服那些能坚持在审判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多年的老法官。 第二个感觉是做法官风险大。现今的媒体比较发达,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渐渐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相应的提高。因此,法官在言行、工作方法方式上只要有一点瑕疵,就会有被媒体曝光,被领导问责的风险。一起因交换土地耕种而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双方在没有起诉到法院之前矛盾已经很深,所以一有机会他们就把气洒到法官身上。开庭当天,双方在庭上仅因法官合理地禁止一方当事人陈述一些与案件无关的问题而导致这方当事人在庭上大吵大闹,该当事人的代理人即该当事人的哥哥也是政法部门的人员,却在庭上带头拍桌子,审判长多次制止后仍没有效,合议庭成员合议后只好休庭。后来这方当事人不仅拒绝在庭审笔录上签字,还要求必须有检察员出庭才同意继续开庭,但是我们跟他们释明,如果他们对我们合议庭成员有意见,可以要求更换合议庭成员,他们说的却让我们更气愤的话,你们不用审了,你们爱怎么判就怎么判吧。第二天,检察院真的有人来旁听(只是未明示),这方当事人在庭上的气焰更加嚣张,合议庭成员真的被他弄得头大,仅这个案合议庭连续开了三个下午。如果每个案件的当事人都这样,那么法官还怎么办案呢,只有他这么一件案我们都已经难以应付了。法官不仅审案累,当事人还把气洒在法官身上,但是法官却只能坚持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办案,对于无理取闹的当事人,我们只能制止,只要他们不过激,我们法官还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而一旦有什么问题,人民群众首先想到的是法官有什么问题而不是当事人有什么问题,许多老法官都说,不管判决怎么样,只要当事人不在程序上为难我们法官就已经很好了。 第三个感觉就是做法官调解难。法院系统注重调解,调解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但是对于刚参加工作就要我去调解案件我真的觉得好难。首先,对许多法律问题没有理解清楚,真的不知道如何去组织调解。其次,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要我没有与当事人讲明法律规定以及法律关系,让我通过靠骗、吓当事人,或者利用一方当事人对法律规定的不熟悉而以损害这方当事人的利益来达成协议,我真的做不到,因为这样我会心里不安,这方当事人过后总会知道法律规定,万一他再到法院来质问怎么办,再就,老百姓之所以选择来法院来打官司。一是因为这是最后的途径,二是基于对法院的信任。如果我们做法官的这样调解下去,以后叫老百姓怎么信任我们呢,然而我多次把法律关系讲明后的调解工作基本都流产。第三,对于案件,我觉得我能把法律关系弄清楚已经不错了,让刚参加工作没有调解艺术,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我去调解我真的觉得比登天还难,因为许多话我都不敢跟当事人说,也不知道怎么跟当事人说,或者是说与当事人之间沟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有的老法官说,你本科毕业又怎么样,调解还是比不上我们时,我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调解能力。 其实我也知道,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远离了律师的一掷千金,远离了喧嚣的灯红酒绿,从此与清贫和寂寞形影不离,试想如果中国没有那么多甘于清贫的法官对审判事业的坚守,中国的司法公正又将如何展现。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做法官远没有做书记员那么容易,曾经因为做书记员时仅因为笔录比较多,现场勘验记录比较麻烦就觉得好累,现在想起来书记员的工作做完就完了,不用像法官那么对办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位,对法律问题都要考虑清楚,书记员时觉得的累现在已经不觉得累了。经过从书记员到法官,现在终于也体会到其实无论什么工作,总有它的不容易,但是只有真正处于那个位置的人才知道。借此,只希望大家能体谅法官的不容易,让奋斗在审判一线的不容易的法官们得到一丝慰藉。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