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思考
作者:云南省腾冲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李映宏 发布时间:2012-08-01 08:58:57
今年初,中央政法委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确定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并部署在全国政法机关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最高人民法院也及时下发了《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法院要紧紧围绕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个方面目标任务进行,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感情认同,自觉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进一步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切实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问题,在思想上更加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强化严格执法的意识,提高正确理解、把握、运用法律和政策的能力,坚持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进一步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严格自律、廉洁司法。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机关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忠诚”是核心,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是主旨,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是灵魂,是政法干警的价值追求,“廉洁”是基石,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中,忠诚是核心,是保证,就人民法院来讲,只有把忠诚铭记在心,牢记责任与使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心无旁骛公正司法,才能清正廉洁、执法为民;公正是灵魂,没有公正,忠诚、廉洁、为民就失去意义;廉洁是基石,没有廉洁,忠诚、公正、为民就得不到保障;为民是主旨,没有为民,忠诚、公正、廉洁就会迷失方向。在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及法院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确保广大干警真正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真正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为此,本人结合腾冲法院实际,就如何更好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作了一些思考,旨在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提高。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干警四个意识 以中央政法委编制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为重点。在全院干警中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全院干警为对象全覆盖,以班子成员、一线干警、青年干警为重点,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专题学习,表彰宣传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以培养广大干警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培养广大干警对宪法法律的忠实信仰、对崇高审判事业的满腔热爱、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不断增强广大干警的四个意识。 (一)不断增强干警为大局服务的意识 为大局服务,就是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建设者和捍卫者的能力和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为大局服务就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的集中体现。就腾冲来讲,今年是腾冲在“十二五”期间赢得大发展、实施新跨越的关键年,是科学赶超、转型发展的加速年,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求新、求实、求快、求强,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立赶超之志、树奋进之风、兴跨越之业,创新举措,提速赶超,突出重点、增强实力,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奋力推进腾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法院如何体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关键就是要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县域经济强县、争当云南桥头堡建设排头兵,打造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县”的目标定位,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审理事关全县发展稳定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为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前提是要讲政治,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要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要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要经得起考验,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不断增强干警为民服务的意识 为民是主旨,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要时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最大危险。人民法院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又是群众工作机关,法官干警既是司法工作者,又是群众工作者。司法的人民性决定了人民法院从事的一切司法活动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都是不断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司法新的需求。所以,要自觉践行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坚持三个第一: 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又是群众工作机关,法官干警既是司法工作者,又是群众工作者。人民法院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不把群众放在心上,就听不到群众的呼声,听不到群众的呼声,把握不了群众的脉博,工作就会失去方向。法官干警只有深深扎根群众这片沃土之中,承接地气,才能真正掌握群众的喜怒哀乐,感知群众所求和冷暖饥饱;只有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才能真正增进同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只有把审判执行、判后释疑和涉诉信访等各项工作自觉贯穿于为群众谋利益的始终,始终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执法办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持院领导包案大接访、大下访,将心比心,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最真挚最深厚的感情。 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坚持把群众满意做为衡量和检验法院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民意沟通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法院各项工作,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队伍素质和提升司法公信力上下功夫,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上作文章;要按照民意查找工作上的不足,带着对群众的真情去反思工作、剖析问题,坚决防止被掌声淹没了群众的呼声,让成绩和数字掩盖了存在的问题;要按照民意改进工作和评判绩效,把群众意见建议作为改进法院工作的重要依据,把法院工作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作为绩效评判的重要标准,把群众评议和内部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满意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法院的各项工作始终顺应群众要求、符合群众意愿,做到讲话让群众“听得进”,做事让群众“信得过”,司法让群众“心里服”。 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好事作为第一责任。要继续做好“四群”工作,认真按照县委的部署,针对法院工作特点,努力克服“案多人少”的困难,扎实开展好院领导蹲点和干警联村入户工作,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工作;要重点解决好同群众的感情问题,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核心任务,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把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涉诉信访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真心真意站在群众一边,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视角来看法院工作,心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共同构建一个发展稳定和谐幸福的新腾冲;要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拓展审判职能,能动司法,争先创优,做一名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好法官好干警;要坚决反对和抵制那种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办公室里“找灵气”,唯独不到基层群众中“接地气”的做法,特别对损害群众利益、伤害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感情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三)不断增强干警坚守公正底线的意识 公正是灵魂,是政法干警的价值追求。要充分认识公正是人民法院的生命,是责任,就是向党和人民的交待,就是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守住公正这条底线。首先要认真履行好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职责,始终将捍卫公平正义作为不容逾越的底线;其次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对形形色色的考验,我们无论在处理哪类案件、涉及哪些人的案件,都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确保让事实说话、让证据证明、让法律裁判;最后要尊重司法规律,审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如果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就会直接破坏公正,作为法官,一定要顶得住干预,担得起责任,守得住底线,正确处理好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自觉接受监督的关系,在事关公平正义的问题上,决不能妥协、决不能退让,决不能放弃。 (四)不断增强干警清正廉洁的意识 廉洁是基石,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新形势下,人民法院面临的各种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审判权、执行权、司法行政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谋利益的哲理,主动带头执行好《廉政准则》、最高法院“五个严禁”等规定,真正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审慎对待亲情友情,严格教育和管理好自己及干警,严格教育和管理好配偶、子女、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为情所累、为情所误;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自己和法院良好形象;要正确对待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把接受监督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常态,自觉在监督下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坚守公正底线,提升司法权威,始终自警、自省、自律,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二、进一步抓好三个提升,全面提高履职能力 近年来,人民法院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人民法院推进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更加神圣。这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人民法院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最终落脚点就是在抓工作落实上。要全面提高广大干警的履职能力,真正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国家、业务精通、公正廉洁为民的法官队伍,要打造这样一支队伍,重点就要进一步抓好“三个提升”。 (一)进一步抓好审判质量提升 要按照王胜俊院长提出的人民法官一定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办案、心系人民、服务群众、规范行为、廉洁自律”以及中院党组提出的“一定要管好案件、管好队伍、服务好群众”的要求,根据最高院《2012年“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员岗位大培训中开展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活动的通知》的部署安排,继续把开展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作为提升审判质量和司法能力的重要抓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学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通过组织庭审观摩、案件质量评查、开展优秀裁判文书制作比赛等活动,培养法官认真负责之风,要求法官真正把执法办案作为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认认真真审理好执行好每一起案件,开好每一个庭,写好每一份判决书,履行好法官应尽的职责。 (二)进一步抓好队伍素质提升 一是狠抓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多渠道满足干警“充电”需求,不断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二是狠抓院内“八项制度”和最高法院关于“五个禁止”的执行力度,真正使制度发挥出规范干警行为、维护法院各项工作秩序的重要作用,形成遵守和执行制度人人平等,违反制度处理一视同仁的良好局面,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提高干警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三是继续大力开展向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的李承平、陈耀斌等同志的学习活动,提升全院干警的政治素质,自觉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四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按照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的目标要求,继续抓好法院“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样板工程,提高“堡垒”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发挥“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努力增强队伍清正廉洁意识,教育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维护好法院良好形象。要求全院干警用忠诚守住政治底线,用信念守住思想底线,用健康守住生活底线,用良心守住道德底线,用荣誉守住法纪底线。 (三)进一步抓好司法公信力提升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国家的司法机构通过其职权活动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来的公共信用,是社会公众普遍地对司法主体、司法行为、司法过程、司法结果、司法制度等所具有的信心和心理认同感,并对该结果自觉服从、尊重的一种状态和社会现象。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指出:“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所以,进一步抓好社会公信力的提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按照最高法院关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一方面继续大力开展审判作风专项整顿工作,规范司法行为,认真学习贯彻《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把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司法行为上,大力开展院领导包案“大接访、大下访、大回访”和“听民声、走百姓家、送服务”等活动,广泛征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扎实开展审务督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一方面要以提高法官素质为目标,加强职业法官公信建设,加强人民陪审员队伍公信建设和履职建设,全面加强监督管理、用权力监督制约司法行为,确保公正廉洁司法,确保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再一方面要继续抓保持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教育,特别是加强党员干警的党性教育,努力保持法院队伍思想纯洁、作风纯洁、组织纯洁,永葆队伍纯洁的政治本色。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