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院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新形势下法院文化建设研究和探索
作者: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法院院长 吕宜民   发布时间:2012-08-01 09:55:13


    一、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新时期的法院文化是推动司法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司法文明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部门在自身文化建设中改善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内容。法院文化搞好了,法院精神文明建设肯定就好,而要把法院文化建设变成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具体行动,就必须大力加强文明执法教育,不断提高法院管理水平和法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司法文明真正体现在法官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上,体现在法官的一言一行中。

    (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必然选择。深入推进政法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只有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积极体现人民司法的时代精神,才能更加有效地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广大干警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作风的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严峻考验,更加充分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扎实有效地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三)建设新时期法院文化是提高干警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院队伍,是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在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法院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艰巨。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形象,是通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共同树立的,其中素质形象、公正形象、廉洁形象和文明高效的执法形象构成了法院、 法官的形象整体。 实践证明,法院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通过文化的力量影响干警的思想和行为,更容易被广大干警所接受,更具有渗透力和感召力。

    二、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

    (一)加快法院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强调的是不断提高法院物质建设的文化含量,积极创建关爱干警的文化环境。夯实法院物质基础,对树立法院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具有重要作用。法院物质建设要坚持体现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便于科学管理、统筹规划、经济实用的原则。审判法庭是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精神的主要窗口,是法院审判案件的法定场所。审判法庭建设要做到功能齐全、规模适中、布局规范、设施先进,在外观设计上要显示其庄重、威严特色,在造型上应以“稳”为主,体现力量与威严,在外观装饰上应选用能体现庄重、威严的深色装饰材料,色调要协调。办公楼是法院处理法院各项日常工作事务的场所,是法院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要增加办公科技含量,加强通讯设备、交通设备、网络设备等司法装备建设,积极建设法院图书阅览室,完善档案室,确保法院工作有序开展。

    (二)推动法院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着力培育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努力培养干警符合职业要求的行为方式。在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中,重点是要解决法官公正高效的行为规范、职业习惯。 法官代表着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和实现者。首先要在审判庭、办公场所营造具有法院特色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其次要求干警养成符合职业特点的行为习惯;再次要积极规划建设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最后要强调工作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严格要求于工作实际中,真正做到本职工作与文明形象的紧密结合。

    (三)塑造法院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章立制,做到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要高度重视司法行为的制度化建设,以明确的制度规范约束和指引干警言行,严格规范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努力塑造规范、文明的司法行为文化。建立健全法院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增强法院管理的文化色彩。 不断强化审判程序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立案、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岗位的办案规范和标准,明确审判工作中立、审、执各项工作的职责;加大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约束性规定办法等,建立起明确详细的奖惩机制,严格规范广大干警的职权行使和职务言行,确保实现公平正义,树立司法公正形象。另外,还要引导法官利用好业余时间,在法院要做好法官,走出法院要在社会活动中体现法官的优秀品质,以达到规范法官群体行为的目的。

    (四)发扬法院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主要是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人民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要依托“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法院精神文化重点要求干警自觉树立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文化形式把法院精神文化要求贯穿于干警日常工作之中,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采取专题研讨、系统学习、专家讲座、知识竞赛、调查研究等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对干警进行理论培养。采取警示教育的方式,使思想引导与法纪措施相结合,教育干警遵守道德规范,守住道德防线。 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正使法官成为“法律理念的塑造者,法律传统的守信者,法律秩序的缔造者,社会运行的领航者”,使法官真正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

    (五)推进法院文化中的管理文化建设。法院管理文化凝结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其主要标志是培养干警群体意识和规范干警道德行为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丰富完善管理文化的内容对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要有特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成立法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建设的工作规划、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干警的综合实力,善于运用文化的形式把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法院管理制度固定下来,丰富和完善法院管理文化,使其成为公正司法的机制,清正廉洁的机制,激励人才辈出的机制。善于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些相对稳定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化管理文化的功能,使其在执法活动中既发挥硬性的法纪制约作用,又发挥软性的道德制约作用,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三、结语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融合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创新法院文化的发展模式,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法院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法院文化,建设与法院工作相协调的先进法院文化。要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以能动司法服务社会文化事业。要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提升法院干警思想文化素质,切实担负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神圣职责。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法院文化。发挥地域文化对法院文化建设走向的促进作用,政法干警既是地域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地域文化与法院文化的传承者,二者的相互融合,必将为法院文化建设带来更加民主、多元、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文化特色。要与法院工作实践相结合,围绕审判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审判。从审判工作经验中,不断探索升华法院文化建设发展内涵和模式,在培育法官职业精神中,用“ 中立、 平等、 透明、 公正、高效、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指导审判工作,不断增强法官尊崇法治的职业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法院人才队伍,力求在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中促进法院实现科学发展。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