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院食堂里的工人们
作者:昌婵 发布时间:2012-08-02 11:51:34
我们法院食堂聘请了三名工人,一名大厨掌勺炒菜,两名小工洗菜、配菜、洗碗等一应杂活。大厨姓蒋,五十来岁,身强体壮,性格开朗,脸上总是阳光灿烂的笑容,他的生活中似乎没有烦恼、忧愁等定眼。他爱跟我们开些轻松的玩笑,酒量不错,喜欢小酌几杯。两名小工年龄相当,四十多岁,身材瘦小,手脚却极为利落,手里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食堂的厨房永远干净整洁。大厨跟其中一名小工是夫妻,常见两人结伴而来。两小工如如姐妹一般,喜欢一边干活一边闲聊几句,说笑间,活儿也似乎变得轻松了。食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由他们三人打理,包括吃饭时为就餐的人打菜打饭。三人都是勤快的,手脚麻利,配合默契,所以,食堂里的气氛总是阳光灿烂的晴天。
他们将食堂里的一切事情都视为自己的份内事。谁不小心洒了汤汁,掉了饭粒,总有一个人赶紧拿了抹布擦得干干净净:“让人踩着就不好了。”一边擦拭一边念叨,却毫无怨言。有同事想带饭回家里吃,只要把饭盒放到食堂,她们会提前装好放在一边,到时提走就可以了,方便,省事。有时吃着饭时觉得菜不够,尽管去添,他们总是快快起身帮忙添菜,从未见有过些许不快之色。有时见桌椅散乱,我们顺手收拾一下,三人当中总有一个人急冲冲地跑过来阻止:“我来,我来,怎么好意思辛苦你们呢。”也许是他们这份自觉和自尊,单位的人对他们都很尊重,他们和单位的人相处得很融洽,就餐时,整个食堂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院里一同事因病住院治疗,医药费、护理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院党组召集全院干警捐款。他们仨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也赶来捐款。办公室主任说: “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捐款就免了吧,说实话你们工资也不高。” “捐款数目上就不跟你们比了,但我们也想出点力,表表我们的心意。”就象没法拒绝他们的心意一样,我们没法拒绝他们的捐款。 一个周五的傍晚,我们下班后邀了兄弟单位几个人在单位打汽排球,近20时才去食堂去吃饭。除了我们十几个人,其他人都下班了,工人们事先帮我们把饭菜准备好后也回家了。饭毕,已是晚上21时。满桌残羹。周六、周日两天放假,如果等到下周一,残羹剩菜就要发霉发臭了。我们决定洗涮收拾完毕后再回家。正当我们开始收拾时,蒋师傅跟他妻子进来了,见我们在收拾,大吃一惊,让我们赶紧放下。我们见他俩进来,也大吃一惊:“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还没回家?” “我们俩早就到了,一直在楼下待着呢,见有人下去,知道你们吃完了,才上来。” “这个时候你们就不用来了,我们自己收拾洗涮就好了。” “怎么能让你们干呢?这本来就是我们的事。” “这么晚了还辛苦你们跑来一趟,太麻烦了” “如果等到下周一,这里就要臭了。” 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所以大老远地、不辞辛苦地跑一趟。 我们觉得很过意不去,想跟他们一起收拾好了再走,可他们不由分说地把我们往外推。 “这里交给我们就行了,你们回家吧。” 我们还是与他们一起,将碗筷洗涮好,将厨房收拾干净,再与他们一道结伴回家。此时,白天的闷热尽去,清凉晚风拂面而来,朝着灯光璀璨处,我们惬意交谈,悠然前行。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