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金桂飘香
作者:刘婷   发布时间:2012-08-16 16:30:44


    我是去年8月份开始进入法院工作的。作为一名新人,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鼓励下,努力适应着纷繁复杂的综合文秘工作。不久前,我参加了我院喜洲法庭的“阳光司法”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阳光司法”、“司法为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8月3日早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在喜洲镇上阳村委会的庭院里,百年桂花树下,很多村民早早地来到,并且自带了板凳。他们三两成群地坐着,有的在抽烟,有的在聊天,几个妇女还在纳鞋垫。不久,书记员开始宣读法庭纪律,村民们把手里的活儿放下,不再说话,把烟头掐灭,端坐身子,认真倾听起来。庭审过程规范有序,原、被告、第三人都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案件事实也清晰地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法庭各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在法庭主持调解,宣布休庭的过程中,我的工作开始了……

  我的任务是发放与回收“阳光司法”问卷调查表。按着事先商量好的顺序,我和几个同事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发放着问卷。村民们都十分配合,积极地接过问卷,开始认真地填着。当我发问卷到一个中年妇女手中时,她喊住了我准备前行的脚步。我转过身,她看着我,对我说:“小姑娘,我不认字,但是我又很想晓得这张表的意思,你可以讲给我吗?”我笑着对她说:“大姐,这是问卷,调查你对今天法院庭审的意见。”大姐听后,看着我,眼里满是不解。

  就在我和大姐说话的时候,主任走了过来,并在旁边听着。此时,我对大姐说,就是调查一下你的意见……话还未说完,主任拍了拍我的肩,打断了我,示意我休息一下。随后,主任弯下腰,指着调查表对大姐说:“今天我们来村子里审案子,这张调查表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对今天判的案子还有我们法院工作的想法”。大姐点点头,笑着说:“这样说我就懂了。”我瞬间觉得脸红了起来。随后,主任将调查表一项一项地跟大姐解释,并将选项按大姐说的一项一项选上。

  “这一项的意思就是问您今年多大了、这一项是问您来听判案是从电视上知道还是别人告诉您还是……”在主任的耐心细致地讲解下,大姐填好了表,随后还跟主任聊起了旁听的感受。庭审结束后,大姐面带笑容,还热心地邀请我们下次有空到她家里坐坐。

  大姐走后,我一时间感触颇多。刚从大学里毕业的我,满脑子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说话也全是专业术语,完全忽视了倾听者的知识层次,村民听起来不免晦涩生硬。而主任,将法言法语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出来,增进了与群众的交流。

  法官的服务始于沟通。如果法官满口专业术语,就会使群众感觉一头雾水,使双方产生疏离,让群众感觉法院遥不可及,法官高高在上,法律冰冷僵硬,对法院和法官的工作就难有认同感。

  “阳光司法”、“司法为民”不是口号,也不是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群众中,倾听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用方言与群众交流、讲通俗易懂的话、耐心地听他们的倾诉、倒一杯热茶……这些虽然看似容易,也极为普通,可是真正将想法切实转化为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却需要一颗爱民、为民之心,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从一点一滴入手,从一言一行抓起,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热心接待,耐心听诉,细心观察,诚心答疑,恒心调处,公心裁判……只要每一位法官用好人民赋予的司法裁判权,切实落实为民措施,促进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则公开、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必定能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

  阳光下,百年古桂开满了金色地花朵,它千百年来默默地给村民们带去了馥郁的芳香。暖风中,高堂之上的法官们走进群众,将法律知识传播,将公平正义维护,将和谐播种乡野……



责任编辑: 孟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