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法院的尴尬
作者:鹿参   发布时间:2012-08-23 10:07:35


    人们常说法院是最讲理的地方,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在法院里解决;人们也常说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作为法律的执行者责任重大。但是,人们不常说法院这一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地方也同样面临着不为人知的尴尬。

    法院的尴尬之一在于法院的工作常常得不到相关机关的配合。突出的表现就是案件的执行得不到公安机关的有效配合,案件的审理常受到行政机关的掣肘等。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实践中,公安机关囿于警力薄弱或其他原因怠于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逮捕决定,法院不得不派本院法警及审判人员执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也会有当事人利用关系在行政机关找到熟人,通过说情寻求帮助。

    法院的尴尬之二在于如何正确面对上、抗诉案件。不可否认,由于法律认知的差异,当事人及辩护人对法院的判决可能不是十分的满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上、抗诉案件没有太明显的理由。特别是刑事案件,被告人利用上诉不加刑的规定,稍有不服就提出上诉,公诉机关有时也会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而提起抗诉。合理的上、抗诉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但不由分说的提起却也会损害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法院最尴尬之处在于人们不相信法院。人们遇到麻烦首先会想到法院,认为法院会帮助他们要回欠款,会支持他们的一切请求。但如果法院不能帮他们拿到欠款,判决他们败诉,他们就会对法院失去信任,认为法院是吃完原告吃被告,认为是有熟人才能办成事,没有认识的人就什么也拿不到。如果他是被害人,他会想着法院判的越重越好;如果他是被告人家属,判决稍重一点便会引来他们的不满,认为法官枉法裁判,收了对方的礼等等。

    法院的尴尬远不止于此,法院不仅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还要解决群众的家长里短。人们对法院的误解或不信任源于自身的利益追求,每个人都不能抛开自身的利益去追求实质的公平正义。殊不知,法院并没有自己的利益,无论哪一方胜诉,法院并不会从中得到什么,法院在做的只是能让来这里的人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得到公正的答复,也许这些结果不是最令他满意的,但却是最公平正义的。

    所以,请理解法院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法院也有自己的尴尬。当你抛开私心杂念,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审视法院的每一次裁判,你会发现,这里是你值得信任的地方,因为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因为定纷止争是它的任务,而且它一直在努力。



责任编辑: 孟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